当前位置:主页 > 古镇旅游

日本最大高山?

时间:2024-09-14 14:16|来源:未知|作者:茶色旅游网|点击:0次

一、日本最大高山?

日本的地理最高点第一高山是富士山(3775.63米),是一座休眠活火山。

二、青龙古镇的简介?

青龙古镇文化源远:青龙古镇原名青蒿嘴,(一种中药材---蒿子,因四季常青,而得名)。

清嘉庆年间,村中王氏族人王绳中(出生于乾隆八年),为大清捐银百万两,皇家偿赐 “百万绳中”匾额一块和绣有“青龙”图案的大旗一面,示意满汉一家,从此菁蒿嘴便更名为青龙镇。

王家成为当地官宦云集(三——五品官员多达130多位)商铺遍布全国各地的官商富贾, 发迹后的王家便在家乡依其南北5华里上下起伏、左右弯曲的地形,仿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东文西武构筑手法,东建文昌祠、西设龙王庙,北筑凤头寨,形成东文西武、南龙北凤、龙凤呈祥的总体布局。

形成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成为历史上北方的闻名重镇。

三、扬美古镇简介?

        扬美古镇(位于南宁市的西南部),建于宋代,繁荣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自建镇到民国年间,一直是近百公里范围的商品集散地,繁荣一时,素有“小南宁”之称。

         扬美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遍布全镇,现有二百多处,大多分布在古镇内的各街巷里,特色鲜明的明清民居有的还完好无损,因此今天又得名“扬美古镇”。以古镇、老街、碧水、金滩、奇石、怪树著称,也是辛亥革命党人黄兴、梁烈亚进行革命活动的根据地。现有700余栋明清建筑。保留较为完整的景点有:清代一条街、明代民居、魁星楼、黄氏庄园、古埠码头等,扬美江滩以及周围的左江亦风景如画,其青坡怀古、剑插清泉、滩松相呼、雷峰积翠、亭对江流、金沙月夜、龙潭夕影、阁望云霞等八景尤负盛名。

四、官渡古镇的简介?

官渡古镇位于昆明东南郊,是昆明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官渡古镇文化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就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官渡古镇因其历史文化深厚而远近闻名,历史文化古迹虽有损毁,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得以保留下来。唐宋时已是滇池东昆岸的一大集镇,元代与昆明同时设县,明清已成为商业、手工业很发达的乡镇。昔日官渡,商贾云集,高塔辉映,有五山、六寺、七阁、八庙和众多人文景观,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文化建筑遗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官渡曾是一个誉满滇中的古渡口,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古镇之一。

五、日本历史简介?

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10万年乃至3万年前。在约3万4千年前,从日本列岛华北地区传来被称呼为小刀型石器的石器,在列岛全区被广泛的使用,但在约2万年前由西伯利亚过来新的称呼为细石刀片的石器主要在东日本传开。

伴随着从东亚迁入日本的渡来人,日本在弥生时代初期出现陶器、铁、铜器以及水田等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农业社会,同时一些如奴国等的小国也开始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

587年,豪族苏我氏的头目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又在592年暗杀崇峻天皇、立女皇推古天皇为帝,圣德太子摄政,日本进入飞鸟时代。

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律令制国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权的版图在这时也逐渐扩张,征服东北地方部分地区和南九州。

平安时代末期,出现以东国为势力范围的源氏和以西国为势力范围的平氏两个庞大的武家势力。平氏被赶出京都,将朝廷迁往福原京,之后于1185年在坛之浦之战中彻底覆灭。

1192年,武家首领源赖朝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创建镰仓幕府,并展开幕府统治,开始日本600多年的幕府时代。

1867年末代江户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迫于情势主动大政奉还,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正式成立,江户时代结束。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互相宣战,甲午战争正式爆发。1895年2月,清军溃败,清廷被迫派李鸿章代表清廷向日本求和,并以战败国身份在日本威逼下签订了条件苛刻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日本于1910年并大韩帝国入版图,是为日韩合并;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投向协约国,向同盟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殖民地。1914年9月,日本向德国宣战,发动青岛战役,11月攻占青岛。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中国东北,扶植傀儡国家满洲国;再于1932年,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1941年12月,日军偷袭夏威夷的美军基地珍珠港,并正式向美国、英国和荷兰宣战,同时开始进军东南亚等太平洋地区。

从1945年9月2日战败到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期间,日本被盟军军事占领,由美军为首的驻日盟军司令部(GHQ)统治,实行财阀解体政策,对垄断资本进行大规模重组;日本除了失去所有属地,也暂时被迫移交小笠原诸岛与琉球(原冲绳县)予美国军政管理。

进入21世纪初期,日本经济透过往新兴市场出口出现小波段复苏的伊邪那美景气,但是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海啸,索尼和丰田等指针性大企业纷纷出现巨大亏损。

六、唐山栾城古镇的简介?

栾城镇地处石家庄市栾城区,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公路四通八达,308国道贯穿全镇南北,西邻京深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青银高速贯穿全镇东西。境内交通、通信、电力、热能、排水等基础设施完善。辖区共有区办医院2所,镇办医院3所,区办高中1所,镇办中学3所。全镇乡企业2274家,职工18240人。

七、日本电影绝唱简介?

绝唱的剧情简介 · · · · · ·

  顺吉(三浦友和 饰)出生于大富大贵之家,父亲是极为保守之人,家教亦是严苛。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顺吉却爱上了守林人的女儿小雪(山口百惠 饰),两人虽然在阶级上相去甚远,但对彼此的感情却像雪一样的纯洁和真挚。得知了顺吉和小雪之间的恋情的恋情,顺吉的父亲勃然大怒,他需要的是门当户对的儿媳妇,而不是什么下等杂工的女儿。   为了拆散这对苦命鸳鸯,顺吉的父亲将小雪远送他乡,可是,这并没能割断顺吉对小雪的爱意,顺吉和小雪私奔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日子里,小雪和顺吉都领悟了幸福的真谛,然而,一纸征兵令的到达却再次让两人分隔两地。夜夜思念远在战场上的顺吉,小雪不幸患上了肺结核病,没有了顺吉的音讯,在悲伤之中,唱着两人约定中的歌谣,小雪的生命迅速的走向了终结

八、日本妖怪的简介?

日本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种神秘主义倾向有关。喜欢较真儿的日本人把妖怪分门别类,著成《日本妖怪物语》、《日本妖怪大全》等图书,还配有精美插图,在图书馆中举目可见。各地“乡土会”的老人说起古往今来的妖精,更是津津乐道。

妖怪的产生起初于远古人们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日本是个对水非常崇敬的国家,所以很多传说和水有关,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筛子在水中捞人来吃的妖精;桥女则是为情投水自尽的女鬼;而活跃于江河之中的河童,其原型很可能是一种凶猛的淡水鳄鱼。

同样,日本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所以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 比如雪女,据说是被情人抛弃于雪山的女子所化,因此经常诱惑上山的行人,凡对其动情的人便会冻死。另外还有山童、山佬等妖怪。因此,在最初的民间传说中,妖怪往往造型恐怖,让人望而生畏。

据说因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设立了专门的阴阳师。这个职务的尊贵在平安时代达到高峰,因为这个时候日本国内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统治阶层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把种种问题归结于神鬼,转移人们的视线。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触犯某种禁忌招致鬼神报复。当时的阴阳师权力极大,天皇和征夷大将军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他们的干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种禁忌,大体就是那个时候遗留下来的。

到了江户时代,商业手工业繁荣,人们不用光靠老天爷赏饭吃了。于是妖怪们也摇身一变,成了住在各种物品道具里的精灵。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绘卷》,描画了琵琶、伞、木鱼、锅等各种旧物品因为要被人们丢弃,一怒之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半夜出来游的场景。此画被誉为日本妖怪画的鼻祖。

九、日本的高山有哪些?

富士山

富士山(日文:富士山·ふじさん)是日本一座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活火山,位于东京西南方约80公里处,主峰海拔3776米,2002年8月(平成14年),经日本国土地理院重新测量后,为3775.63米,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富士山顶于冬季积雪,直至隔年六、七月才会溶化,在管理上属于本州地区的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范围内。富士山不但名列日本百名山,同时也是日本三名山之一,其名称由来源自于竹取物语。闻名全球的富士山是日本重要的象征之一,被视为圣山,其在古代文献中亦被称为不二、不尽或是富慈,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自古以来,这座山的名字就经常在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中出现。

立山

立山(たてやま)是日本富山县飞驒山脉(北阿尔卑斯)所在的山地,日本三名山与日本百名山之一。立山为山地的总称。

白山

白山(はくさん)是位于日本石川县、福井县、岐阜县3县的成层火山。自30万年到40万年前开始有火山活动。最近的一次喷发是在1659年(万治2年)。白山与富士山、立山并列为日本三名山(日本三灵山)之一。最高峰御前峰,标高2,702米。

十、日本第一高山?

日本最高的山是海拔为3776米的“富士山”,被称为“日本第一高峰”。

富士山位于本州岛的中南部地区,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面积90.76平方公里,位于东京西南方向大约80千米,是一座对称的锥形活火山。由于富士山海拔很高,在方圆100千米的范围内都能看到富士山的迷人姿态,所以历来被作为日本民族的象征,被日本人民称为“第一圣山”、“圣岳”。富士山的山体呈圆锥形态,从海拔2300米至山顶一带都是火山熔岩和火山砂覆盖,而山顶着气温较低,覆盖有终年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顶闪闪发光的雪冠。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