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临平天都公园是天都城旗下的一个公园,主要建有巴黎风格的建筑,可以游玩、散步、休憩,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又因为绿化环境较好,充满异国风情,经常有新人选择在此拍婚纱照。
欢乐四季公园“克隆”了法国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黎的城市建筑风貌。优雅的喷泉,艳丽的花坛,宽阔的林荫大道,还有气势辉宏、震撼人心的叠泉广场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宫廷花园、法国小镇。到处洋溢着浪漫的气息。欢乐四季公园集观赏性、参与性、趣味性为一体,具有艺术公园、运动公园、婚庆公园特色。在这里,既可看到由1亿5千万年前树木形成的化石。
1、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
位于余杭区临平南苑街道人民广场北侧。
博物馆总投资6000万人民币,建设总面积8000余平方米。
这是一座既反映余杭历史,又闻名于世的良渚文化为切入点展示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是人们了解良渚文化和余杭历史、解读余杭和整个江南水乡文化现象及其成因的重要窗口。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南大街95号类别:旅游景点票价:免费2、艺尚小镇。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规划范围约3平方公里,3年计划投资51亿元,确保2017年基本成型。小镇距离杭州市区约20公里,离浙江省最大的空港萧山国际机场仅30公里,沪杭甬高速出口就在小镇身侧,沪杭高铁和杭州地铁1号线在此交汇, 由地铁一号线向西,40分钟可抵达西湖;由沪杭高铁向东,几乎同样的时间可以抵达上海。在镇东南五里,一名鼎湖,一名东湖,一名东江湖,有四闸,周十里许。临平地名的由来一说是因湖而名,就是临平湖。
地址:良熟一号路类别:旅游景点票价:免费3、大自然陶艺展览馆。
是余杭区陶艺协会创作中心,场地分为制陶过程展示区、作品展览区、创作区、讲座区、交流区等多个区域。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中都广场2号楼东(中都街83-1号)
你好,我是【你呀你呀别再推卸啦】,很高兴为你解答。杭州临平有观梅胜地超山、径山、九峰拱秀、余杭双塔、独松三关、临平山。
【观梅胜地超山】位于临平、塘栖间,与苏州邓尉、无锡梅园同为江南三大观梅胜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广"三绝闻名,抗战前,绕山遍植梅树,故有"十里香雪梅"之称。现有唐梅、宋梅各一枝,品种有萼绿、铁骨红梅等奇种,登超峰绝顶云梅楼,数十里梅海尽收眼底。超山原有古刹报慈寺,大明堂内原供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刻石。堂西侧有吴昌硕墓及吴全身石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1985年增建吴昌硕纪念馆。超山多奇石,岩洞以海云洞最佳。
【径山】在长乐镇,其巅有径山寺。径山主岸名凌霄峰,四面有堆珠、大人、鹏搏、宴坐诸峰,"五峰罗列,奇巧幽邃"。四周尚有攀云、鸡冠等山峰,迤逦起伏。并有龙潭飞瀑、东坡洗砚池、松原天风、灵岩喝石等景观。宋代苏东坡曾二游径山,留下"众山来自天目山,势如万马奔平川"名句,历代游人不绝,不乏诗人墨客。现公路可达山顶。
【九峰拱秀】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洞霄宫所在地大涤山天柱峰麓,处中桥乡与临安县交界处。大涤山主峰曰九锁峰,旁有天关、藏云、凌虚、龙吟等九峰,峰峰连锁,故名。入山处石坊,上刻"九峰拱秀"。沿溪行,过凤鸣、会仙、元洞诸桥,即抵洞霄宫门。两岸景色奇秀,有翠蛟亭(取苏轼诗句"庭下流泉翠蛟舞"之意),并有狮象守门、灵凤还巢、天柱壁立、大涤尘心等景及大涤洞、栖兵洞、归云洞(在临安县境)。
【余杭双塔】余杭镇有双塔,一在安乐山,名安乐塔,又名天宝塔,雌宝塔,建于吴越,高七层;一在苕溪北岸,名舒公塔,又名地宝塔、雄宝塔,建于明,七层方塔。双塔现均存,并经修葺。
【独松三关】独松关在百丈乡与安吉县交界处。现关隘仍在,居两山相连处。设门两重,遇战事则关门紧闭,两门间填石,关上守军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关后两里许之独松村,与关隘有甬道相通,戍军驻地。左右又有百丈关和幽岭关,合称"独松三关",共据竹海深处,景美地险,山陡林密,引人惊叹。(《余杭县志》第十四编文化第733页)
【临平山】在县城临平镇北,孤独无依。山前古有临平湖,山因湖名。宋时临平为杭州水路东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为行旅接近杭州之标志。唐时,临平已为游览胜境,有景点14处。山顶有细砺洞,又称龙洞。
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观梅胜地超山】位于临平、塘栖间,与苏州邓尉、无锡梅园同为江南三大观梅胜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广"三绝闻名,抗战前,绕山遍植梅树,故有"十里香雪梅"之称。现有唐梅、宋梅各一枝,品种有萼绿、铁骨红梅等奇种,登超峰绝顶云梅楼,数十里梅海尽收眼底。超山原有古刹报慈寺,大明堂内原供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刻石。堂西侧有吴昌硕墓及吴全身石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1985年增建吴昌硕纪念馆。超山多奇石,岩洞以海云洞最佳。(《余杭县志》第十四编文化第729页)
【径山】在长乐镇,其巅有径山寺。径山主岸名凌霄峰,四面有堆珠、大人、鹏搏、宴坐诸峰,"五峰罗列,奇巧幽邃"。四周尚有攀云、鸡冠等山峰,迤逦起伏。并有龙潭飞瀑、东坡洗砚池、松原天风、灵岩喝石等景观。宋代苏东坡曾二游径山,留下"众山来自天目山,势如万马奔平川"名句,历代游人不绝,不乏诗人墨客。现公路可达山顶。(《余杭县志》第十四编文化第730页)
【九峰拱秀】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洞霄宫所在地大涤山天柱峰麓,处中桥乡与临安县交界处。大涤山主峰曰九锁峰,旁有天关、藏云、凌虚、龙吟等九峰,峰峰连锁,故名。入山处石坊,上刻"九峰拱秀"。沿溪行,过凤鸣、会仙、元洞诸桥,即抵洞霄宫门。两岸景色奇秀,有翠蛟亭(取苏轼诗句"庭下流泉翠蛟舞"之意),并有狮象守门、灵凤还巢、天柱壁立、大涤尘心等景及大涤洞、栖兵洞、归云洞(在临安县境)。翠峰丹泉、奇岩深洞、古桥修竹,清幽奇绝。名人墨客,来游甚众,李白、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均有题咏。(《余杭县志》第十四编文化第731页)
【余杭双塔】余杭镇有双塔,一在安乐山,名安乐塔,又名天宝塔,雌宝塔,建于吴越,高七层;一在苕溪北岸,名舒公塔,又名地宝塔、雄宝塔,建于明,七层方塔。双塔现均存,并经修葺。(《余杭县志》第十四编文化第732页)
【独松三关】独松关在百丈乡与安吉县交界处。现关隘仍在,居两山相连处。设门两重,遇战事则关门紧闭,两门间填石,关上守军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关后两里许之独松村,与关隘有甬道相通,戍军驻地。左右又有百丈关和幽岭关,合称"独松三关",共据竹海深处,景美地险,山陡林密,引人惊叹。(《余杭县志》第十四编文化第733页)
【临平山】在县城临平镇北,孤独无依。山前古有临平湖,山因湖名。宋时临平为杭州水路东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为行旅接近杭州之标志。唐时,临平已为游览胜境,有景点14处。山顶有细砺洞,又称龙洞。山上下有钱镠磨剑石、白龙潭、藕花洲等数景。山西麓有安隐寺,唐宣宗时建,有名泉曰"安平"。苏轼曾有诗咏泉。寺前有唐经幢(已毁)、古罗汉松、古黄杨树、唐梅等。临平依山傍湖,旧有"临平十景"
答:临平余之城好玩的有,【余杭双塔】余杭镇有双塔,一在安乐山,名安乐塔,又名天宝塔,雌宝塔,建于吴越,高七层;一在苕溪北岸,名舒公塔,又名地宝塔、雄宝塔,建于明,七层方塔。双塔现均存,并经修葺。
【独松三关】独松关在百丈乡与安吉县交界处。现关隘仍在,居两山相连处。设门两重,遇战事则关门紧闭,两门间填石,关上守军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关后两里许之独松村,与关隘有甬道相通,戍军驻地。左右又有百丈关和幽岭关,合称"独松三关",共据竹海深处,景美地险,山陡林密,引人惊叹。(《余杭县志》第十四编文化第733页)
【临平山】在县城临平镇北,孤独无依。山前古有临平湖,山因湖名。宋时临平为杭州水路东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为行旅接近杭州之标志。唐时,临平已为游览胜境,有景点14处。山顶有细砺洞,又称龙洞。
杭州临平有观梅胜地超山、径山、九峰拱秀、余杭双塔、独松三关、临平山。
【观梅胜地超山】位于临平、塘栖间,与苏州邓尉、无锡梅园同为江南三大观梅胜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广"三绝闻名,抗战前,绕山遍植梅树,故有"十里香雪梅"之称。现有唐梅、宋梅各一枝,品种有萼绿、铁骨红梅等奇种,登超峰绝顶云梅楼,数十里梅海尽收眼底。超山原有古刹报慈寺,大明堂内原供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刻石。堂西侧有吴昌硕墓及吴全身石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1985年增建吴昌硕纪念馆。超山多奇石,岩洞以海云洞最佳。
【径山】在长乐镇,其巅有径山寺。径山主岸名凌霄峰,四面有堆珠、大人、鹏搏、宴坐诸峰,"五峰罗列,奇巧幽邃"。四周尚有攀云、鸡冠等山峰,迤逦起伏。并有龙潭飞瀑、东坡洗砚池、松原天风、灵岩喝石等景观。宋代苏东坡曾二游径山,留下"众山来自天目山,势如万马奔平川"名句,历代游人不绝,不乏诗人墨客。现公路可达山顶。
【九峰拱秀】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洞霄宫所在地大涤山天柱峰麓,处中桥乡与临安县交界处。大涤山主峰曰九锁峰,旁有天关、藏云、凌虚、龙吟等九峰,峰峰连锁,故名。入山处石坊,上刻"九峰拱秀"。沿溪行,过凤鸣、会仙、元洞诸桥,即抵洞霄宫门。两岸景色奇秀,有翠蛟亭(取苏轼诗句"庭下流泉翠蛟舞"之意),并有狮象守门、灵凤还巢、天柱壁立、大涤尘心等景及大涤洞、栖兵洞、归云洞(在临安县境)。
【余杭双塔】余杭镇有双塔,一在安乐山,名安乐塔,又名天宝塔,雌宝塔,建于吴越,高七层;一在苕溪北岸,名舒公塔,又名地宝塔、雄宝塔,建于明,七层方塔。双塔现均存,并经修葺。
【独松三关】独松关在百丈乡与安吉县交界处。现关隘仍在,居两山相连处。设门两重,遇战事则关门紧闭,两门间填石,关上守军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关后两里许之独松村,与关隘有甬道相通,戍军驻地。左右又有百丈关和幽岭关,合称"独松三关",共据竹海深处,景美地险,山陡林密,引人惊叹。(《余杭县志》第十四编文化第733页)
【临平山】在县城临平镇北,孤独无依。山前古有临平湖,山因湖名。宋时临平为杭州水路东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为行旅接近杭州之标志。唐时,临平已为游览胜境,有景点14处。山顶有细砺洞,又称龙洞。
攻略:
必游——运河·塘栖古镇。
该景点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杭州市北部,距市区中心约2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临平约13公里。塘栖应运河而兴,历朝历代均为杭州市的水上门户。塘栖在明清时富甲一方,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镇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主要景点有:
廊檐街
塘栖的街市最为出名的特点,便是遍连全镇的廊檐街。
旧时塘栖廊檐是街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洋溢着浓郁的水乡风情,称奇江南。清代诗人王拭曾有一首描写塘栖廊檐的诗,诗云:“摩肩杂沓互追踪,曲直长廓路路通,绝好出门无碍雨,不须笠屐学坡翁。”这首诗形象地向人们展现了塘栖的廊檐,曲曲直直的长廊将全镇连成一片,出门连下雨都用不着戴笠穿屐了。
美人靠
塘栖的廊檐街,在靠河的一边建有“美人靠”与廊檐街相配套,颇具特色。
这些“美人靠”,其实是一长溜独特的木制长椅。这长椅塘栖人最早是唤作“米床”的,因为它最初并不是给行人停留歇脚的,而是为塘栖米市服务的。塘栖曾经是方圆百里盛极一时的著名米市,街上处处都是米行,米行进出货都离不开各种船只,这沿河的长椅便成了收米和卖米的经营场地,商家在上面堆放一些笆斗米袋之物,故将它称之为“米床”。
茶楼
塘栖旧时茶楼甚多,茶楼分早市、晏市和晚市。一般早市均是上街赶集的农民,一边喝茶一边当街叫卖自己带来的农产品,一举两得。晏市大都为文人墨客和商人老板。到了晚市,则是干力气活的和小市民喝起了主角。
旧时塘栖的茶楼,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评弹演唱。一般早市是不唱的,晏市和晚市都唱。塘栖茶楼里唱得是苏州书,杭帮书没有市场。据说,当年说《珍珠塔》,说到翠萍丫头上楼梯时,走18档楼梯竟要说上18天,1档楼梯说一天,令人称奇。
宅居
过去江南集市有“无徽不成市”之称。塘栖也不例外。徽州商人曾在塘栖盛极一时,塘栖镇上不少建筑也带上了徽派建筑的影响。
现今,塘栖的深宅大院保留下的不多,幸存的太史第弄卓家老宅算是其中的代表了。太史第弄的卓家老宅是幢明代建筑,共有五进,三间开宽,四周均有封火墙,大门为石库门,设有门檐,上有砖雕。内院每一进均有偏门与避弄“太史第弄”相通,供人们日常出入,每一进的间隔为15米。现前两进基本保存完好,稍加整修,还是能展现其昔日风采。
弄堂
弄堂是江南集镇的一种建筑特色,旧时江南集镇多弄堂。古镇塘栖尤以为最,号称有“七十二条半弄”之多。塘栖弄堂大都铺着不易发滑的青石和麻石,两边高高耸立的封火墙上爬满藤蔓,踩上一块松动的石板,会发出“咣当”的声响和回音。
旧时塘栖的弄堂大都依附在塘栖独特的过街檐楼之中,“出门见弄,过街穿弄,弄弄相通”,弄堂“囥煞”在住宅中,形成塘栖弄堂的一个鲜明特色。现今保留下的塘栖弄堂己随着市镇建设的发展逐步消除了其“囥煞”的特点,悠悠古弄己成了人们怀旧的对象。
石桥
过去的塘栖,说到桥向来有“三十六爿半”之说。这些桥大都千姿百态,将整个水乡老镇打扮得生机盎然。这些桥梁如今大都被拆,余下来的一些也早己被改变了结构和现状,成了水泥桥,昔日的俏模样己不复存在。好在横跨在京杭大运河上的广济长桥还在,那饱经风霜的长桥依然四平八稳地横卧在河面上,源源不断地向你倾诉着昔日桥乡的晖煌、昔日桥乡的风采。
星光街滨河公园
公园位于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起荷禹路,西至临平派出所,总面积约4.4万平方米。
公园结合沿河绿地空间,以现有植物为基础,“绿蒲浅水清回环,烟雨桃花夹岸栽”为造景意向,提升植物丰富度,打造滨河休闲空间。沿岸设置绿道、休闲平台、儿童游戏坡、滑滑梯、游戏沙坑等设施,为附近居民儿童提供休闲、玩耍、交流场所。
慧日禅寺,临平南站坐12路直达博陆或坐16路直达寺庙。慧日禅寺,虽此寺庙没有杭州灵隐寺的宏伟壮阔,但据当地人讲此寺庙为僧人 “济公”的“老窝”。当年济公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始旅程的,就连如今赫名远播的灵隐寺也为此寺的“副寺”,赏尽了灵隐,为何不寻一下它的根。
杭州临平有观梅胜地超山、径山、九峰拱秀、余杭双塔、独松三关、临平山。
【观梅胜地超山】位于临平、塘栖间,与苏州邓尉、无锡梅园同为江南三大观梅胜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广"三绝闻名,抗战前,绕山遍植梅树,故有"十里香雪梅"之称。现有唐梅、宋梅各一枝,品种有萼绿、铁骨红梅等奇种,登超峰绝顶云梅楼,数十里梅海尽收眼底。超山原有古刹报慈寺,大明堂内原供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刻石。堂西侧有吴昌硕墓及吴全身石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1985年增建吴昌硕纪念馆。超山多奇石,岩洞以海云洞最佳。
【径山】在长乐镇,其巅有径山寺。径山主岸名凌霄峰,四面有堆珠、大人、鹏搏、宴坐诸峰,"五峰罗列,奇巧幽邃"。四周尚有攀云、鸡冠等山峰,迤逦起伏。并有龙潭飞瀑、东坡洗砚池、松原天风、灵岩喝石等景观。宋代苏东坡曾二游径山,留下"众山来自天目山,势如万马奔平川"名句,历代游人不绝,不乏诗人墨客。现公路可达山顶。
【九峰拱秀】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洞霄宫所在地大涤山天柱峰麓,处中桥乡与临安县交界处。大涤山主峰曰九锁峰,旁有天关、藏云、凌虚、龙吟等九峰,峰峰连锁,故名。入山处石坊,上刻"九峰拱秀"。沿溪行,过凤鸣、会仙、元洞诸桥,即抵洞霄宫门。两岸景色奇秀,有翠蛟亭(取苏轼诗句"庭下流泉翠蛟舞"之意),并有狮象守门、灵凤还巢、天柱壁立、大涤尘心等景及大涤洞、栖兵洞、归云洞(在临安县境)。
【余杭双塔】余杭镇有双塔,一在安乐山,名安乐塔,又名天宝塔,雌宝塔,建于吴越,高七层;一在苕溪北岸,名舒公塔,又名地宝塔、雄宝塔,建于明,七层方塔。双塔现均存,并经修葺。
【独松三关】独松关在百丈乡与安吉县交界处。现关隘仍在,居两山相连处。设门两重,遇战事则关门紧闭,两门间填石,关上守军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关后两里许之独松村,与关隘有甬道相通,戍军驻地。左右又有百丈关和幽岭关,合称"独松三关",共据竹海深处,景美地险,山陡林密,引人惊叹。(《余杭县志》第十四编文化第733页)
【临平山】在县城临平镇北,孤独无依。山前古有临平湖,山因湖名。宋时临平为杭州水路东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为行旅接近杭州之标志。唐时,临平已为游览胜境,有景点14处。山顶有细砺洞,又称龙洞。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