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河南淅川县西北边界,丹江河畔的荆紫关是一座千年古镇,至今仍有基本保存完好的明清一条街,2001年,经专家审定,该地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紫关也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此地不收门票,游人不少,极具文化研究价值
免门票
河南淅川县西北边界,丹江河畔的荆紫关是一座千年古镇,至今仍有基本保存完好的明清一条街,2001年,经专家审定,该地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紫关也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此地不收门票,游人不少,极具文化研究价值。
武汉到荆紫关古镇 - 自驾路线
5小时53分钟
520.3公里 过路费约245元
武汉
岱黄高速12.0公里
福银高速389.8公里
呼北高速86.6公里
荆紫关古镇
荆紫关的诗词是,1.荆花烂漫紫气遥,一关三省唇齿交。朝秦暮楚曾演绎,古往今来踞险要。
2.菊绽山城染锦黄,花妍馥郁醉丹江;
明清长街耀丽姿,亭台楼阁照秋阳。
枫叶传情搽胭粉,农家抢时耕种忙;
蓝天白云南飞雁,投映江水画中藏。
3.霜孕晚秋飘轻岚,蝶拥黄菊照枫丹;
古镇焕彩江留影,酒旗飘曳云驻观。
闻声空天雁行匆,俯瞰洄湾鹭栖闲;
彩霞舒臂揽丽水,余晖释爱抚秀山。
有住宿。
邛崃夹关古镇是有对外来旅客出租的住宿的。邛崃夹关古镇的住宿费用是每人每天大概150元左右,需要使用身份证办理住宿。
史记·周本纪》载:“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歴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髪。”这段早期的周族历史的记载中,太伯和虞仲为了让位,而去了荆蛮,这里的荆,无疑就是指荆山。东汉刘熙的《释名》载:“荆州取名于荆山也。”荆州之名,在先秦就有了。相传大禹分九州,其中便有荆州,《禹贡》便记载了这种划分。但是很显然《禹贡》的成书年代并不早,应该是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荆山的地名就已经可以确定了。既然荆州以荆山为名,那么荆山在荆州是毫无疑问的。所谓的荆州,大概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讲的楚地。大部分古代地理志书,都认为荆州之所以名为荆,就是因为荆山。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汉书·地理志》云:“荆山在南郡临沮。”南郡当时包括了今天湖北省大部分地区,而临沮县即今天襄阳市的南漳县,荆山即在其西。《括地志》也载:“荆州在襄州。”襄州是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分置出去而成,其大体范围就是今天的襄阳市,荆山也即在这个范围之内。今天的湖北省有荆门市,所谓的荆门,顾名思义就是荆山面向江汉平原的门户地带,如果我们看地图的话,会发现荆门背靠荆山,面向江汉平原,而这个平原的核心地带就是楚国曾经的都城,荆州。
有的。
荆紫仙山——龙潭大峡谷景区的姊妹景区,位于新安县石井镇境内,南距新安县城56公里,距龙潭大峡谷景区仅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同时也是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景区之一。
武则天、包公等。西周时绵延八百里的丹江沿岸的六个古城中,荆紫关有两个。一个是位于荆紫关高中校址的永安城,一个是位于吴村和麻坑村的定阳城,也就是后来传说中“包公坐定阳”的地方。公元684年,武则天巡视途中路过荆紫关,在距荆紫关不远,现留有武则天歇息梳头的历史遗址一梳洗楼。荆紫关镇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西北部,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荆紫关"之称。丹江穿境而过,是“南水北调”水源地。镇政府所在地南距湖北白浪镇5华里,西距陕西白浪镇5华里。全镇总面积168.2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37个村委会。 荆紫关古镇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商业文化和绚丽的古建文化遗存。自古水陆并通,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时水运有“丹江通道”,陆运有“商淤古道”,明清时期商业高度繁荣,有“小上海”之称。
荆紫关镇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西北部, 淅川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的一个县, 荆紫关到淅川约有70公里左右,开车大约1.5小时
有这班车,下午两点左右回荆关,我建议你在协和医院门口等着,尽量早点过去…估计两个小时左右就到寺湾了。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