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古镇旅游

新场古镇的古镇名称由来

时间:2025-01-03 19:33|来源:未知|作者:茶色旅游网|点击:0次

一、新场古镇的古镇名称由来

新场建镇约在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至今有800余年的历史,得名源于下沙盐场之南迁形成新的盐场,故名“新场”,元代初年,即有两浙盐运司署松江分司迁衙于此,是一座因盐而成、因盐而兴的江南古镇。

随着盐业的不断发展,商人盐贩纷纷聚集到这里,于是新场人口急剧增加。当时镇区歌楼酒肆,商贾云集,其繁华程度曾一度超过上海县城,有“新场古镇赛苏州”之誉,是当时浦东平原上的第一大镇。后来因盐场变迁以及战乱等变化,曾几经兴衰,但新场镇仍是一个很有文化气息的江南水乡古镇。新场古镇上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雕刻精致的一座座石拱桥,傍水而筑的民居,高垒的石驳岸,沿河人家的一座座马鞍形的水桥,这与周庄、朱家角等地的小镇非常相似。

新场镇文化教育历来发达。早在宋元年间,即有瞿士彦在这里创办义学。在南汇县志中曾有新场镇“科第两朝称盛”的记载,“南屏书屋”之类吟诗泼墨的场所有20多处。光绪28年已有女子学堂,30年代,镇上中小学已俱备。解放后,文化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80年代,全国第一个联合创办的“社镇文化中心”在新场镇成立,有“小镇大世界”的美称。曾多次受到国家文化部的表彰,是全国著名的农村文化中心先进集体之一。

二、上海古镇的新场古镇

传说在新场受恩桥石头湾沙中曾发现石笋,深不见底,所以过去新场镇又名“石笋里”。所谓“石笋十景”即“石笋里”--新场古镇十景。这十景,其中有书楼、寺庙、渔舟塘、古桥等等。因年代久远,几经变迁,有的照原貌翻新修复,有的只有其名不存其貌,有的正在规划重建之中,千年古迹十分珍贵。新场古镇十景为:溪湾石笋、书楼秋爽、雷音晓钟、横塘晚棹、仙洞丹霞、海眼原泉、高阁晴云、上方烟雨、千秋夜月、南山雪霁。新场镇旧时多石拱桥,是江南水乡特色之一。新场有“十三牌坊”、“九环龙”之称。著名而遗存的石拱桥有:洪福桥、千秋桥、白虎桥、扬辉桥、玉皇阁桥、永宁桥、盛家桥。新场镇仍保留着古镇风貌,遗存着部分古景古迹。 最近因为大热影片《色戒》曾在这里取景而名声大噪,每天都有游客慕名而来。虽然李安给小镇的各家各户都安装了新招牌,剧组撤离后,都只留下一块招牌。

新场古镇素有“十三牌楼九环龙,小小新场赛苏州”之誉,牌坊和拱桥是当地的两大骄傲。 轨道交通16号线、沪南线(东昌路渡口~惠南镇汽车站)、龙大专线(龙阳路地铁站~大团镇永晖路)、628(川沙~新环南路)、龙平芦专线(龙阳路地铁~芦潮港)、塘邵专线(龙阳路浦东南路~邵厂)线可直达新场镇。

自驾车路线:市区--内环线高架--龙阳路--申江南路--新场镇。

每年四、五月份桃花盛开时,还可到位于新场镇西面、沪南公路的新场桃源赏桃花。中午吃饭时不妨到桃园里的饭店尝一尝“老八样”,体会一下农家菜的美味。南汇“老八样”是南汇很具特色的农家菜。有三黄鸡、走油肉、蹄膀、咸肉、红烧鸭、黑鱼、肉皮汤、香瓜塌饼等,饭则是咸酸饭(菜饭)。

三、新场是个好地方吗 漂亮吗 她在哪里 有什么特色

很漂亮...

四、大邑新场镇赶场时间

大邑县新场镇集市赶场(赶集)时间为:每月公历日期的每逢2/4/7/0,如10月10号、12号、14号、17号、20号等。

新场镇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是大邑县西部最早的建制镇,属山丘坝兼有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出江河流经新场全境为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是茶马古道上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数百年来,新场镇就是客商云集、商贸兴旺的场镇。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集儒、佛、道于一体的川王宫,有摩岩石刻子岩。距大邑县城10公里,幅员面积34.9平方公里。交通基础设施良好,东邻晋原镇,距离成都58公里,西与邛崃接壤,南连王泗镇,北通出江镇、天宫庙镇、花水湾和西岭雪山。

镇上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属明清风格而又凸现西蜀建筑特色。结合其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儒佛道齐集,古建筑保存完好,通达四方,丘山散落,出江贯通的优越条件,借鉴洛带的成功经验,对比周庄的同类条件而我们又比他们多了茶马古道和丘山的优越条件。围绕出江河、参考镇上原有古建筑群落,融入西蜀建筑的独特风格,以茶马古道文化、西蜀商贸文化为主线兼儒佛道所通之理,打造西蜀风情水乡。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