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是,陈阳居士著《和佛陀一起去修行:释迦牟尼生命历险记》,里面的详细描述
--------------------------------------------
四禅天之上是四空定(四种依空而入的禅定)构建的宇宙: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这里的生灵的寿命之长,更是久远得超乎想象:
空无边处天,寿命二万大劫(约9,032,000,000,000万年);
识无边处天,寿命四万大劫(约18,064,000,000,000万年);
无所有处天,寿命六万大劫(约27,096,000,000,000万年);
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约36,128,000,000,000万年)。
依四空定建立的这四种时空属于无色界,已经没有物质能量的存在,连最细微也没有,只有心识和时空,也就是说,只有纯粹的精神、真空和时间。
空无边处天国,是娑婆宇宙整个物质、能量的全部消失(所谓的“暗物质”在这里也不见了),只有一片真空(整个娑婆宇宙,也只有这里是真正的“真空”,我们人类现在所谓的真空,其实充满了更细微的物质粒子——暗物质)。所以,依这整个空间的存在来叫它空无边处天。
空无边处天向上一层的“时空”,准确来说只有“时”没有“空”,连真空或者说空间也不存在了,这就是识无边处天。它是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相续不断的存在,只是时间这单一一维的存在,依此生灵的心识相续不断,所以,称这里为识无边处天。
再往上一层,连时间这一维也不存在了,“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心识还在。为什么呢?因为感觉到什么都没有了是还有感觉的——生灵还“感觉到什么都没有”的感觉,这就是无所有处天。
再往上一层,到生灵们连感觉“什么都没有”的感觉也没有了,就进入了非想非非想处天。此处生命与“宇宙”的存在就只有微细的“这个”单一念头,也就进入了唯一的单一作用力,就定在那里。这就是无色界的最高“时空”,也是我们娑婆宇宙三界的最后一处。佛教为了说明对人类来说这么难以想象的存在,只能勉强地用“非想非非想”这样一个并不简单直接的词来形容。
从非想非非想处天开始,就是我们娑婆宇宙产生和建立的过程。非想非非想的存在一旦发生“这个”单一念头的变化,就会首先产生时间,接着是空间,再接着是能量,而后是我们人类所了解的物质。
这个出处是明代陆绍珩《醉古堂剑扫·卷四灵》,全诗是:“想到非非想,茫然天际白云,明至无无明,浑矣台中明月.”这是一首禅意诗,首先“非非想”是有“想入非非”之意.“想入非非”是佛家里的语言,大概出处在《楞严经》第九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是指一个玄奥的境界,也有想入不确实际中事的贬义含义.“想到非非想”这是指思想进入了一个非常玄奥的境界,试尽犹未尽,连混不清.而“明至无无明”,则是佛家把世间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归结于“无明”,“无明”即是指痴愚,所以“明至无无明”指明白世间之理达到没有“无明”的大圆满境界.所以把全诗连起来,就是“想到非非想”的时候,心里就如同天空中的白云一样,茫茫然然.到了“明至无无明”时,就如同台中见到了一轮明月一样,清晰可见.
一点粗鄙的见识,
[xiǎng rù fēi fēi]
想入非非
(汉语成语)
想入非非,俗称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如端木蕻良《曹雪芹》十九:“沾儿就爱想入非非,不理他也就没事了。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