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运河
位于广西兴安县城的灵渠,它和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代的三大水利工程,是广西最古老的一条运河,也是我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最早的人类化石
1958年9月,在广西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内发现一具完整的人类头骨和部分体骨、肢骨的化石,是一个男性中年个体。据鉴定,是生活在距今四万多年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人类化石。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以至东亚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化石。
最早发现的巨猿化石
1956年,由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裴文中、贾兰坡率领的中国科学院考古工作队,在广西大新县榄圩乡牛睡山黑洞中,发现三颗巨猿牙齿(上臼齿)化石。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从原生堆中发现化石和共生动物群。巨猿洞的地质年代为更新世初期。
最早的青铜器
1974年 1月19日,在广西武鸣县马头乡苏罗村附近的勉岭发掘到青铜卣和青铜戈各一件。据考,青铜卣是商代晚期的遗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这是在广西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
最大的崖壁画
花山崖壁画是广西最大的崖壁画,位于宁明县驮龙乡的明江岸边。花山崖壁画画面长2 21米,高40米,绘有图像1800多个,其中大小人像有1300多个,最大的人像有3米,最小的人像约30厘米。还有兽类、鸟类、船形、刀剑、钟及铜鼓等形象。花山崖壁画用赭红色颜料绘制,颜色历久不褪。崖壁画是用单色平涂画出来的减笔速写图案式的岩画,造型较粗略古拙。成画年代一般认为在二千多年前。
最大的铜鼓
1972年在北流县元靖镇水冲庵发现的云雷纹大铜鼓是广西最大的铜鼓,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铜鼓。鼓面直径165厘米,高67.5厘米,重约600多斤,鼓面中心是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成五道晕圈,晕圈内布满单线旋出的云纹和菱形套叠的雷纹。关于这个铜鼓制作的年代,一说为春秋时代,一说为汉代,尚无定论。
最古老的城堡
广西兴安县城西榕江镇附近,有座最古老的城堡--“秦城”遗址。遗址现存城基,北起马家渡口南岸,南达水街村旁。城堡分“大营”和“小营”两部。“大营”在灵渠和大榕江汇合的三角洲上;“小营”在大榕江与小榕江汇流处附近。
最大的鼓楼
马胖鼓楼,是广西目前最大的一座鼓楼。该楼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北25公里的八江乡马胖村,因楼内置一长形大鼓而得名。马胖鼓楼始建于清代,1943年重修。
最精巧的楼阁
在广西容县县城人民公园内,有座古代建筑中最精巧的楼阁--经略台真武阁。它是木质结构的三层楼阁,通高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全阁用近三千条大小不一的格木结构件,以杠杆结构原理,串联吻合而成,不用一件铁器,二层楼有4根内柱,柱脚悬空,承受着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屋瓦脊饰的沉重荷载,是全阁结构中最奇特、最精巧的部分。
最完整的古城
永宁州城位于距广西永福县永福镇67公里的寿城圩北。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古田知县陈达主持修筑土城。成化十八年(1482)改筑石城,城墙用方块青石筑成,高5米,厚2米。是广西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
最古老的斜塔
左江斜塔,又名归龙塔,建造在崇左县城以东的左江江心的石岛上。塔底直径5米,塔身成八面体,高28米,整个塔身向西南倾斜1米,倾斜度为1度左右。这是广西现存最古老的斜塔,也是全国仅存的四座斜塔之一。
保存最完整的孔庙
恭城孔庙,又叫文庙,在恭城镇西山南麓,是广西保存最完整的孔庙。明永乐八年(1410年),初建于恭城东,清嘉庆五年(1800年)迁今址。
最著名的侗族民族建筑
程阳风雨桥又称“永济桥”,是广西最著名的侗族建筑,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以北20公里的林溪乡程阳村,建于1920年。 风雨桥为侗族人民来往憩息、避风雨之佳境,也是侗家青年聚会、恋爱之雅处。它和鼓楼一样,同是侗乡的特有标志。
最大的土司衙门建筑
位于广西忻城县城关镇中和街的土司衙门,是广西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衙门建筑。它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主体建筑皆飞檐挑脊,镂花雕窗,图案精美,浮雕艺术高超,古香古色,颇为壮观。
最大的古墓群
合浦古墓群,是广西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古墓群。墓群位于合浦县城东南3公里处,为汉代古墓群,约有千座以上,分土坑墓和砖墓2种。陪葬器物丰富,近年出土的有铜凤灯、铜屋、玛瑙、琥珀及陶器等上千件,这些文物对研究我国南方的文化以及东南亚各国人民的贸易关系、友好往来提供了实物史料。
【桂林山水】名胜介绍:
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位置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东经109°45''—104°40'',北纬24°18''—25°41'',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美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 27809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565 平方公里。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国家,统一思想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另外,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城,众多的爱国作家、艺术家会集在这里,谱写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历史,为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饶的文化。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
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为主要特点。
桂林诸山虽都是石质山体,极少土质,但因为气候温和湿润,利于植物生长,加上桂林人非常注重石山绿化,故岩石缝隙间会顽强地生长出许多的灌木、乔木和藤类植物,将一座座石峰罩得严严实实的,显得青翠而富有生机。
桂林的河流以漓江为代表,另有小东江、桃花江、相思江、遇龙河等多条支流,均发源于本地。湘江则发源于桂林海洋山,蜿蜒向北而去。这些河流从发源地出来,并未穿过大片的土质层,加上河流两岸竹树相拥,很好地保护了河堤,河床又是以石灰岩层为主,形成滩潭相间的水势,有助于保持河水的清澈,这些条件使得桂林的水质具有他处难比的天生丽质。
桂林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岩溶地貌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在流水的长年侵蚀下,一方面会形成各种奇形怪状的洞穴,并不断地改变着形态,另一方面又会生长出各种不同的石笋、石幔、钟乳石,两者构成了奇妙的岩溶洞穴奇观。
由于流水的经久不息的切割作用,桂林的石山削壁陡立,构成石山的石头形成通透瘦峻的不同造型,成为著名的美石。
桂林2个5A级景区,有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7个,另有历史文化景区、民俗景区等数十个,年接待能力超过2000万人次。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