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畲族有375193余人,占畲族总人口52.87%,数量位居中国畲族人口首位,主要分布在福州、三明、漳州、宁德、龙岩等地区的十一个县市内。
福建新生代的火山和现在夏威夷火山比较相近,火山活动相对微弱,主要见于新近纪(至今2000-100万年),以中心式宁静喷溢为主(类似于夏威夷型),喷发物主要为基性的玄武岩和超性性的橄榄玄武岩,主要见于沿海的漳浦、龙海、金门岛一带,闽清、尤溪、松溪、明溪等地也零星分布,最著名的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保留有由约1165万年到160万年之间基性岩浆多次喷溢的牛头山火山口和两个约850-600万年前的基性岩浆喷溢形成的火山岛—南碇岛和林进屿。
银环蛇,是我国最毒的毒蛇。在福建主要分布在三明,南平,龙岩等地方。
银环蛇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处;傍晚或夜间活动,常发现于田边、路旁、坟地及菜园等处。银环蛇为卵生,卵常在11月中旬开始入蛰,至翌年5月上旬出蛰,多于6月间产卵,每次产3—12枚,孵化期需要45—56天。幼蛇三年后性成熟。
福建省共有84种蛇,其中毒蛇31种,无毒蛇53种。毒蛇种有水蛇3种,海蛇9种。
这些蛇是:
钩盲蛇;大陆海南闪鳞蛇;红尾筒蛇;蟒蛇;棕脊蛇;黑脊蛇;绿瘦蛇;白眉腹链蛇;锈链腹链蛇;棕黑腹链蛇;草腹链蛇;白眶蛇;绞花林蛇;繁华林蛇;尖尾两头蛇;钝尾两头蛇;金花蛇;翠青蛇;黄链蛇;赤练蛇;王锦蛇;灰腹绿锦蛇;玉斑锦蛇;黑线紫灰锦蛇;三索锦蛇。
银环蛇;福建丽纹蛇;丽纹蛇;舟山眼镜蛇;眼镜王蛇;扁尾海蛇;半环扁尾海蛇;青环海蛇;环纹海蛇;小头海蛇;黑头海蛇;平颏海蛇;长吻海蛇;海蝰;白头蝰;尖吻蝮;短尾蝮;华东山烙铁头;原矛头蝮;白唇竹叶青;竹叶青;泰国圆斑蝰。
福建的铁皮石斛多分布在邵武、宁化、泰宁、建宁、将乐等地。其中以邵武的丹霞地貌岩石区发现的野生铁皮石斛最多
福建施姓主要发布在,惠安县南埔乡施厝村族谱记载,
在施厝村居住的施姓人口大慨有四千九百多人。莆田湄洲岛后巷村,现有人口约六百多人,武夷山现有人口约三百八十多多。
福建是一个多山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种。福建的蜜源植物分布广泛,包括了山区、丘陵、平原和海岸等地域。其中,桂花、梅花、荔枝、柚子、牛奶果、黄蜀葵、月季等植物是福建蜜源植物中比较有名的品种。这些蜜源植物不仅美丽,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为蜜蜂提供充足的蜜源,保证蜜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福建的蜜源植物种类繁多,既能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又能保护蜜蜂的生存,对于推动当地的农业和生态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福建金矿最多的目前是龙岩市上杭县。福建闽西上杭县的紫金山,是中国特大型金铜矿山,已探明的金矿储存量达150吨,铜矿储存量在200万吨以上,成为中国采选规模最大、入选品位最低、单位矿石成本最少的黄金矿山,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铜娃娃戴金帽子”。
福建的河网密度大,河流多发源于本省山地。干支流分别平行或垂直于山脉走向,形成格子状水系。境内河流总长度约1.3万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0.1公里。主要水系有六江两溪是指:闽江、九龙江、敖江、晋江、汀江、龙江、交溪、木兰溪。
闽江,是中国福建省最大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乡,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歧岛注入东海。
九龙江有北溪和西溪两源,其下游都经漳州盆地相汇于河段的最下段出海。漳州盆地以上的两溪流域面积,约占九龙江流域面积的98%。九龙江水系又以北溪的中上游流域面积为最大,其上游在漳平以上又占北溪流域面积的53%以上。
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营江”, 九龙江由干流北溪和支流西溪、南溪汇合,过漳州在厦门港对岸注入台湾海峡,下游漳州平原是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九龙江干线长度258公里,流量446立方米/秒。流域面积14741平方公里,约占福建省陆域面积的12%.
晋江发源于福建省中部戴云山,流域面积5629km2,河长182km,流经永春、安溪、南安、晋江、鲤城、丰泽等县市。晋江上游有东溪和西溪两大支流,东溪发源于永春县呈祥乡云路村,流域面积1917km2,河长120km。西溪发源于安溪县感德乡挑舟村,流域面积3101km2,河长145km。两支流于南安市丰州镇井兜村双溪口汇合始称晋江,并于晋江市淄滨纳入九十九溪至丰泽区浔浦入海。
汀江流域主要在福建省龙岩市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及广东省的大埔县境内。
韩江位于粤东、闽西南,是广东省第二大河流。流域范围包括广东、福建、江西三省部分区域,流域面积30112平方公里,其中汀江为11802平方公里,梅江为13929平方公里,韩江干流(三河坝~潮安)为3346平方公里,韩江三角洲(潮安以下)为1035平方公里;按省划分,广东省17851平方公里(占59.3%),福建省12080平方公里(占40.1%),江西省181平方公里 (占0.6%)。
交溪,古称长溪,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河流,是闽东最大河流。上源东溪和西溪均出于太姥山、鹫峰山和与浙江省毗邻的洞宫山脉的浙江省泰顺县和庆元县。东、西两溪流经寿宁县、柘荣县等地,汇合于福安市城阳镇湖塘坂,始称交溪。水流向南经福安市区后,接纳茜洋溪、穆阳溪。再流经赛岐、甘棠、下白石等镇,过白马港,注入三都澳,流向东海。交溪主干支流总长433公里,干流长162公里,交溪的主要支流还有:管阳溪、双溪、寿宁溪、柘荣溪和七步溪等。
木兰溪,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河流,发源于仙游县西苑乡黄坑村,横贯莆田市中、南部,自西北向东流经莆田市的仙游县、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等地区,至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入台湾海峡。干流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素有“福建兰花之乡”的美誉,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兰花分布。福建兰花种类繁多,包括广布于该地区的仙客来兰、文心兰、蝴蝶兰等,为兰花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宝藏。
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和东亚季风影响区,具有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这种气候条件为兰花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福建兰花的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福州市、厦门市和漳州市。
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其园林景观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发展。福州的兰花种类繁多,其中以仙客来兰花最为著名。仙客来兰花外观艳丽,花姿优雅,被誉为福建兰花的代表品种之一。在福州市的各大园林和公园,都可以欣赏到仙客来兰花的美丽风姿。
除了仙客来兰花,福州市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兰花,如文心兰、蝴蝶兰等。文心兰作为兰花中的名品,以其雅致的花形和淡雅的芳香受到广大花卉爱好者的喜爱。蝴蝶兰则以其叶片相似蝴蝶翅膀而得名,被视为兰花界的“皇后”。
厦门市作为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以其迷人的风景吸引游客,还以丰富的兰花资源而闻名。厦门的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适宜各类兰花的生长。厦门市内的园林、公园和花坛都是观赏兰花的好去处。
在厦门市,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兰花品种,其中以蝴蝶兰最受欢迎。蝴蝶兰因其花姿婀娜曼妙,色彩斑斓,备受人们喜爱。此外,厦门市还有许多其他兰花品种,如蕙兰、秋水仙等,营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兰花世界。
漳州市在福建兰花分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该地区以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为兰花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漳州市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园林景观而成为兰花种植的热门地区。
在漳州市,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种类的兰花,如文心兰、蝴蝶兰、兰草等。文心兰和蝴蝶兰作为福建兰花的代表,都有着高度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总结起来,福建兰花的分布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福州、厦门和漳州这三个地方都是福建省内兰花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无论是仙客来兰花、文心兰还是蝴蝶兰,福建的兰花资源为人们提供了一场花的盛宴。
展望未来,希望能够继续加强对福建兰花的保护和研究,使得福建的兰花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研究的需求。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