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中部,西北与延安地区的黄龙、宜川县接壤,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万荣县相望,南连渭南地区的合阳县。
韩城境内有山、原、川、滩,资源丰富,环境优美,西北为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78%,林地面积67万亩,深山以用材林为主,浅山以经济林为主,盛产花椒、核桃、柿子、苹果。特别是“大红袍”花椒以粒大、色红、浓香驰名,年产100多万公斤。中部和东部为川原区,人口密集,土地肥沃,主产小麦、棉花、玉米、蔬菜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铁矿石、铝矾土、粘土矿等。已探明煤储量27亿吨以上,远景储量108亿吨,有渭北“黑腰带”上的明珠之称。韩城已成为陕西重要的煤炭、电力能源工业城市之一。
韩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铁、炼焦、建材为主的,包括纺织、机械、化工、食品等主要行业的工业体系。韩城的名优产品有龙门牌台虎钳、太史牌啤酒、韩城南糖、芝川铁锅等。近几年,韩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韩城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的故乡,地面地下文物丰富,民俗民居具有特色,古城建筑格局与传统风貌保存完好,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韩城素有文史之乡之称。战国初,孔子高徒子夏来韩设教。两千多年来,韩城办学之风兴盛,民重耕读,因而人才辈出。一代史圣、两朝状元、三朝宰相、四代世家、父子御史、父子知州、祖孙巡抚、兄弟侍郎、南北尚书、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等,传为佳话。明清两代科举中试者1396人,其中进士119人,举人550人,贡生727人。官居五品以上者130余人。科举夺魁者仅清代就有状元1人、会元2人、解元11人,三元皆有,被誉为“解状盛区”、“士风醇茂”。
韩城现有新旧石器及历代古遗址31处,韩城古建筑独具特色,是天然的古建筑博物馆。迄今保留下来的唐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140多处,古遗址27处,尤其元代建筑多达20处,为陕西之最。明清四合院民居遍布城乡,格局独特,内涵丰富,三雕俱全,建造精良。党家村最为典型,堪称“民居瑰宝”。韩城南10公里的汉太史司马迁祠,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此外,明清两代形成的韩城民居——四合院,布局合理,装修考究,独具特色,是我国传统民居精华之一,素有“小北京”之称。黄河天险龙门,也称禹门,相传为大禹所开,山河壮观,地势险要。这些众多的文物遗址和游览胜地愈来愈多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到韩城旅游观光。
位置:韩城市地处东经110°07′19′′~110°37′24′′,北纬35°18′50′′~35°52′08′′之间。位于陕西省中部,西北与延安地区的黄龙、宜川县接壤,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万荣县相望,南连渭南地区的合阳县。
面积: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
人口:36多。
行政区划:现辖金城办事处、新城办事处、龙亭镇、芝川镇、西庄镇、昝村镇、龙门镇、桑树坪镇、乔子玄乡、巍东乡、芝阳乡、夏阳乡、薛峰乡、板桥乡、苏东乡、大池埝乡、盘龙乡、王峰乡、枣庄乡、林源乡、独泉乡等2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13个乡
景观:龙门风景区、金城、司马迁祠墓、文庙、大禹庙、普照寺、魏长城遗址、千佛洞石窟。
韩城历史名人甚多。春秋时的赵武,“两袖清风回韩城”的清代丞相王杰,还有现代著名作家杜鹏程。
韩城文物古迹荟萃。从数万年前的禹门洞穴到别具一格的司马迁祠墓,从素有“小北京”之称的古城风貌到被誉为“世界民居之瑰宝,人类文明活化石”的民居古建村落党家村,唐、宋、元、明、清历朝古建筑保存完整,规模宏大。以文物为依托的旅游业迅速民展,并入了临潼、华县、韩城三大旅游区为主体的陕西东部旅游环形线路。“关中文物最韩城”,古往今来多少咏般称奇不已;素有“小陕北”之称的金城区保护完整,向游人展示着千年古城的典雅风姿,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息,成为影视剧外景拍摄基地;龙门自然风景区又把多少游人的遐想带回“禹凿龙门”和“鲤鱼跃龙门”的美丽传说,近年来,海内外大批游客蜂涌而至,这里已成为陕西的又一旅游胜地。
韩城为司马故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
韩城位于陕西东北部近邻黄河,是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故乡,韩城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曾留下了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生活的印记,积淀着孕育了中华灿烂文明的黄河黄土文化。
韩城的民间艺术与民俗风情源远流长,品类繁多,异彩纷呈。其中有源于唐宋时期,兼融民歌,说唱、舞蹈于一体,且初具戏曲因素和歌舞剧雏形的韩城秧歌,有据说是由蒙古骑士的军乐维化而来的韩城行鼓;有祭祀法王,祈雨求福的社会耍神楼,有惊险索特,要风逸秀美的抬芯和背芯;有寓意深刻,造型奇巧、色味俱佳的韩城而花;有朴素简炼,生动传神、妙趣横生的民间剪纸;有精工灵秀,栩栩如生、寄寓深情的布艺剌绣,还有司马故里所特有的跑台戏习俗和党家村四合院民居内的古朴风情等等。
1,羊肉糊卜
羊肉糊卜,陕西韩城的地方特色小吃。起源于元代,以油旺、味美、价廉被誉为陕西关中四大名吃之一。羊肉胡卜来自韩城芝川镇的羊肉胡饽,起源于元代,由大漠蒙古传入中原。
2,韩城十三花
“十三花”就是十三道菜。分别为“五大、五小、一糕、一汤、一丸子”。“五大”即红肉、白肉、酥肉、杂烩(雅称“全家福”)、蛋卷;“五小”即烧肚丝、烧腰花、烧肥肠、烧蹄筋、海带粉;“一糕”为甜糕,“一汤”为勾芡甜汁;“一丸子”为瘦肉丸子汤。十三个菜上完之后,再上主食。
3,韩城羊肉臊子饸饹
韩城羊肉臊子饸饹是陕西韩城地区的传统名吃之一,可凉吃,放少许凉粉,再加入油辣、蒜泥、芥茉等调味,成为凉粉餄餎。羊肉饸饹的制作方法一个是饸饹的的制作,另外一个就是汤的制作。制作好后,先将饸饹放在压制饸饹时的汤里烩(hui)热,然后,浇上提前制作好的羊肉汤,就可以了。
4,羊肉饸饹
羊肉饸饹又称荞面饸饹,是独具陕西韩城地区美味特色的小吃,是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齐名。饸饹,古称"河漏"。
5,臊子馄饨
臊子馄饨是陕西韩城的特色面食,馄饨含有团圆美满之意。是韩城人过年过节、男婚女嫁、老人祝寿、孩子满月等场合招待亲朋厚友和贵宾的待客饭。
韩城境内原有古塔较多,现存十三座砖塔,除赳赳寨塔为佛塔外,其余均为风水塔。古时,韩城人迷信风水,按照“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意象,塬区村庄多在东南方建有风水塔,以塔补东南之不足,以祈文运昌盛。故题刻:“文星阁”、“魁星楼”、“文星楼”、“折桂楼”、“至圣宫”、“文章司命”、“默司文衡”等。
材料
猪肉末200克,熏干1块,挂面400克,青菜叶6片,姜10克,香醋45毫升,酱油15毫升,料酒30毫升,白糖10克,盐5克,红油15毫升,花椒粉10克,香葱少许,芝麻少许
做法
1.猪肉末中加入料酒15ml,盐2克一起拌匀腌制半小时。熏干切成半厘米见方的小块备用;
2.油锅加入底油烧热,放入姜末炒出香味,然后放入猪肉末炒到颜色变白;
3.放入熏干块慢慢炒出香味,然后放入料酒、酱油炒到熏干和猪肉变成红色;
4.放入高汤或者清水,水量没过材料1/2即可,然后加入盐、白糖煮到汤汁上色,味道变浓即可;
5.另起一个汤锅,将水烧开后放入面条,将面条煮到约八成熟后捞出。面条盛在碗中,加入之前煮好的料,烫好的青菜,根据口味加入香醋、花椒粉、红油、芝麻、香葱拌匀即可。
主要有党家村古建群丶司马迁祠与庙丶黄河龙门及魏长城之类址。韩城有着三千余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件底蕴。因此其是陕西省或渭南市旅游业的支柱之一。欢迎兴省内外的游客来渭南、韩城来旅游,可使游客增长知识也了解了历史。
韩城的旅游景点:司马迁祠墓、大禹庙、文庙、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魏长城遗址、普照寺、毓秀桥、赳赳寨塔、龙门大桥;八路军东渡黄河纪念碑、黄河龙门、禹甸园、太史园、三义墓、魏长城、象山、梁山。韩城八景:禹门春浪,猴山秋韵,横山烟雨,象岭春晓,嵬峰摩霄,圆觉晨钟,苏柏南柯,龙泉秋稼。韩城小吃:羊肉饸饹,韩城羊肉饸饹多用荞麦面制成,配上韩城本地羊肉汤和羊肉,是一种速食食品。
荞麦在所有谷类中被称为最有营养的食物,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P、维生素B1、B2、芦丁、镁、总黄酮等。
而且荞麦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配置也比较科学。
荞麦性凉,羊肉、辣子性热,热凉互克互补,保持了阴阳平衡,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风味小吃品种之一。
陕西韩城。
前几天去西安旅游,顺道去了趟韩城。推荐景点:司马迁祠、古城、党家村、黄河龙门。主要是感受下保存很好的历史建筑和民俗,还有看看黄河。
美食:王军羊肉活络,古城小吃街吃个氛围,民杨夜市的页面烤串菜盒子等等好多,这个夜市就晚上有吧,很多当地人都会去,很接地气了。
住宿:推荐黄河明珠,住高层可以看到全城风景和黄河。
交通:西安到韩城有火车和大巴,时间差不多吧,我喜欢火车,虽然班次不多。本地市内公交出租都可以,出租近的五块就行。
司马迁祠在城南外十公里处,有一条旅游公交车到达。
傍晚要去古城,等待天黑。建筑风格与北京类似,都是明清时期北京带来的。因为新城是另辟区域建造的,所以古城保存的挺完整。而且美食街也很有氛围,人少不拥挤,有些穿越回去逛街的感觉。
党家村号称东方民居瑰宝,据说防盗设计很有讲究,整体保留的很完整,好多著名建筑类大学都带队来参观过。
总体感觉,城市不大,游客不多,所以踏上这里,旅程感觉特别的踏实。还有当地文化氛围很足,好客,朋友的家人也是当地人,待我特别热情,我hold不住啊,都有些受宠若惊了
最后要说句,有故事的韩城,有味道的旅程。哈哈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