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原位于台湾省东南方向,兰屿岛的西南角,在高德地图上可以找到。
青青草原是兰屿最为宽阔的草原,始终保留着兰屿原始的草原风貌,早期的居民在这块隆起的珊瑚礁台地进行耕作, 后来因为人口流失,耕作者少了,这些荒废的田野因此形成一片辽阔草原。随着四季更迭,这片郁郁苍苍、相互交叠的草原会变化不同色彩;让位于热带的兰屿因此有了明显的四季变化风情。1、红头岩
红头岩位于开元港北方不远的一个小公园内,是一座伸入海中的小山,尾部山头像一个人头,无论是眼睛、嘴巴、鼻子、耳朵都非常逼真,因而得名“岩头”。又由于夕阳照耀时,“岩头”是赤红色,所以也称“红头岩”。
2、坦克岩
坦克岩是一处靠珊瑚礁岸的岩石奇景,整块岩石如同一辆坦克车一般,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岩石中有大洞穿过,运气好的游客可以看见当地的牛、羊穿梭其间,景致美不胜收。
3、玉女岩
玉女岩是一认中空岩石,又名阴阳石,岩石的形状十分特殊,中间有一巨大空洞,里面夹着一块小岩石,奇异优美,被人们称为“玉女岩”。
4、双狮岩
双狮岩也叫双狮卧,位于东清到朗岛之间的海滨,从远处看就像两只狮子,面对面地卧在一起,样子十分逗人。双狮岩是火成岩地形的岩石礁块,不易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而改变形状。
5、军舰岩
军舰岩由一连串珊瑚礁岩所形成,形状酷似两艘停泊在海上的军舰。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飞机误以为这里日本军舰而猛烈轰炸。事隔多年,军舰岩仍屹立海上,然而珊瑚岩上却布满千疮百孔,仿佛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在提醒着后人热爱和平。
6、东清湾
东清变化位于江清村的海湾线上,是兰屿主要的渔港,居民捕渔的尖峰地。在柔和的阳光照耀下,海水澄蓝,细沙洁白,珊瑚礁石奇形怪状,将港湾及其腹地衬托得静谧祥和、幽美迷人。
7、龙头岩
龙头岩位于大森林山东南边,景致非常特出,尤其是表面的礁岩,坑坑洼洼,十分显眼,好像是龙头正在对天怒吼。最为奇妙的是,当夕阳余晖射在龙头上时,龙头是某处会闪闪发亭,如同龙的眼睛一般,令人惊叹。
内海湾鼓兰屿景区游览门票网上定购是每人40元,现场购票每人5O元。
兰屿乡经纬度 【省份/城市】台湾台东县 【地区】兰屿乡 【简称】兰屿 【经度】121.532473 【纬度】22.056736
播种,扦插。播种:秋季将成熟的紫黑色果实洗去果皮与果肉,晾干后随即播种。播前用40C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可提高发芽率。或将种子用湿砂贮藏,待种子裂口露白后再行播种。播种后覆土15-2厘米,经2030天可发芽设计。
苗期应保持湿润,并搭棚遮荫。扦插,春季发芽前进行。选择粗杜充实的1年生枝条,截成长15~20厘米、具2~3节的枝段做插穗。插后保持基质湿润和半阴条件,约50天可生根。
怕,兰屿肉桂喜欢温暖湿润环境,在20到30度的环境中长势最快,冬季怕严寒,入冬以后温度建议在10度以上,不要长期低于5度,喜欢肥沃疏松透气的盆土环境,喜肥,兰屿肉桂主要作为观叶植物,在园林搭配以及家庭盆栽中都很受欢迎,因为一年四季都为绿油油而不掉叶,典型的四季常绿植物。
《兰屿之歌清泉故事》一书记录了美籍作家丁松青在兰屿、清泉两地的生活故事、心灵随笔。该书为三毛译作,内地首次出版。书中收录了两篇三毛推荐文和五十幅作者珍贵摄影作品。
修剪要求主干高25~35厘米,主枝3~5个,副主枝3个以上,均匀分布。树冠呈自然椭圆形,株型整齐、丰满。每年修剪1~2次,春梢萌芽前10~15天,对无分枝的单干苗,在距地面约40厘米处剪顶,选留健壮、分枝角度及位置适合的3~5个春梢作为主枝,夏梢抽出后,每春梢留2~3条夏梢作为副主枝,其余剪除。修剪以轻剪为主,同时剪除弱枝、过密枝和病虫枝。
常绿小乔木。盆栽高1~1.5米,卵形的叶片长18厘米、宽8厘米,先端尖,浓绿而有光泽。较肉桂宽大、美丽。由台湾开发,近年引入大陆。泥炭土或腐叶土盆栽,生长期2~3周施肥一次;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两年左右换盆一次,春季进行。生长适温22~30℃,越冬温度15℃左右。喜充足的光照,但避免夏季阳光直晒,遮阴30%~40%。
兰屿肉桂
首先,有可能是因为兰屿肉桂刚刚进行移栽,没有适应新境所造成的黄叶现象。
其次,有可能是因为盆内的土壤太少,从而使根部生长受到阻碍导致的黄叶现象。
最后,有可能是因为浇灌的水质偏碱性,这样也会导致它的叶片变黄。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