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景点

晋祠必看景点?

时间:2025-02-18 09:22|来源:未知|作者:茶色旅游网|点击:0次

一、晋祠必看景点?

圣母殿

在晋祠中轴线最后隅。前临鱼沼,后拥危峰,雄伟壮观。创于北宋天圣年间。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传说为宋代遗物。四周围廊,为人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殿内有宋代彩塑四十三尊,主像为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风头椅是,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侍从手中各有所奉,为宫廷生活写照。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

鱼沼飞梁

在晋祠圣母殿前。北宋时与圣母殿同建。其结构为水中 立小八角石柱三十四根,柱础为宝装莲花,石柱之上置斗拱,梁枋,豕托桥面,东西向连接圣母殿与献殿,南北两乙翼下斜至岸边。平面呈十字型,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桥东月台上有铁狮一对,神态勇猛,造型逼真,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

晋水源流

在晋祠内。源流主泉难老流量1.8立方米。源上建水母楼,头层三间带廊二层为三间。歇山式屋顶,内塑水母坐像及侍女。源前十孔分水,南北两渠。水温保持17摄氏度,常年不息。唐代诗人李白《咏晋祠》 诗中有“晋祠流水如碧玉,傲波龙鳞沙昔草绿。”献殿在晋祠内鱼沼飞梁之前。原为祭祀圣母,供献礼品的场所。金在定八年(1168年)创建,经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修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简洁,出檐深远,外观酷似凉亭,但整体结构轻巧稳固。晋祠之铭并序碑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唐太宗撰文并书。碑高195 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方座螭首额书飞白体“贞观廿年正月廿六 日”。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建立唐朝后到此酬谢叔虞神恩,铭文歌颂宗周政和唐叔虞建国策略,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期巩固唐皇室政权。全文一千百零三字,行书体,劲秀挺拔,飞逸洒脱,骨格雄奇,颇有王右军书意。刻工洗炼,是仅次于《兰亭序》法帖的杰作,可谓行书楷模。奉圣祠全称十方奉圣禅寺。在山西太原市西南郊晋祠南侧。原为唐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建为寺,今已残坏。寺北浮屠院有舍利生生塔一座,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塔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 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八角七级,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并绕以琉璃勾栏,可供凭倚,登塔远眺,晋汾景色尽收眼底。

“宝塔披霞”

为晋祠外八景之一。金人台也称莲花台,所谓金人就是铁人和铁汉。四人铁人中以西南隅的铁人为最,是北宋绍圣四年(1097)所铸,溜光钲亮,被称为宋朝的“不锈钢”,造型独特,威武雄壮。东北隅的铁人为民国2年(1913年)补铸。

二、晋祠的景点特色?

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三、晋祠附近的景点?

晋祠周边有很多好玩的地方。首先,晋祠自身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化景点,可以了解到晋朝文化的历史和风貌,很有意思。其次,晋祠周边有很多美食可以品尝,比如老陈麻酱烤肉和山西刀削面等。另外,离晋祠不远的地方还有亚洲最大的水幕电影,可以欣赏到非常震撼的视觉效果。此外,在晋祠周边还有很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迹和景点,如双塔寺、怀仁寺、平遥古城等,可以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魅力。总之,晋祠周边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好玩之处,可以满足各个人群的需求。

四、描写晋祠的句子?

【第1句】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第2句】如果说其中的每一座古建筑都是一首凝固的音乐,那么,它们的错落排列,加上难老泉泉涌朱玉,智伯渠曲折逶迤,流水潺潺,真的就是一首古琴曲了。凝神倾听,如师旷操琴之妙音,典雅而清婉。鱼沼澄碧,红鲤戏水;飞梁独秀,鸟展双翼。站在飞梁上可兴观沼中群鱼戏水,想象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之上妙辩的场景,享受庄子人鱼之乐,体悟人生的意趣。

【第3句】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拾级登山,探古洞,访亭阁,都情悦神爽。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娇羞迷人。

【第4句】聆听悬瓮水声里,千年晋祠想象中。“诗无达诂”,画无尽赏,乐无竟解,经典常读常新。对于堪称集诗、书、画、乐诸经典于一身的晋祠,恕我才疏学浅、知寡识陋,权且粗浅的写写描描,还望它不要怪罪于我。

【第5句】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苍枝屈虬,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

五、晋祠主要景点介绍?

      晋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其中难老泉、周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

      一是周柏。周柏是西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了。周柏距今已有3000多年,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

      二是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间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由于这座殿堂修筑得十分富丽堂皇,再加上古代官员都要到圣母殿来献祭祈雨,这座殿堂就成了晋祠的主体建筑,而原来的唐叔虞祠倒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了。圣母殿的殿身四面都有围廊,前廊深两间,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殿顶用黄绿色的琉璃瓦剪边。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

       三绝中最后一绝是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北面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一担水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但是善良的柳氏还是把这一担水全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说只要把鞭子插在水缸里,一提鞭子,水就会涌上来。柳氏回家之后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不免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地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过去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之间,缸里的水马上喷涌而出,向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水涌出来了,赶快跑回婆家,见水大难以堵住,忙用院中的石板盖住缸口,自己坐在石板上。汹涌的大水顿时变成潺潺的细流,不断从柳氏的身下流出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

六、晋祠有哪些景点?

太原晋祠风景区,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景点有圣母殿、鱼沼飞梁、晋水源流、献殿、奉圣祠、金人台等。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

七、晋祠公园的主要景点?

晋祠的十六景分为晋词内八景和晋祠外八景,晋祠内八景包括:望川晴晓、仙阁梯云、石洞茶煙莲、莲池映月、古柏齐年、勝瀛四照、难老泉声和双桥挂雪;晋祠外八景包括:悬瓮晴岚、文峰鼎峙、宝塔披霞、四水清畴、山城烟碟、桃园春雨、谷口双大和寺荷风堤。

八、晋祠附近的景点推荐?

分别是周柏、伏龙寺、晋源区美术馆、樱花双堤、结义庙、迎宾公园、山西青铜博物馆、关帝庙、太原市博物馆(奥特莱斯购物公园店)。

九、描写晋祠优美句子?

晋祠从周唐叔虞到任立国后自然又演过许多典故。当年李世民就从这里起兵反隋,得了天下。宋太宗赵光义,曾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九七九年)在这里消灭了北汉政权,从而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一九五九年陈毅同志游晋祠时兴叹道:"周柏唐槐宋献殿,金元明清题咏遍。世民立碑颂统一,光义于此灭北汉。"

十、移步换景 描写晋祠

整个建筑群大体上坐西朝东,分为中、北、南三路,宋、金、元、明、清、民国六个时代所造的殿堂亭轩济济一堂,有的宏伟壮观,有的小巧宜人。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参差错落,千变万化。

中路以水镜台为起点,依次布置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和正殿圣母殿,形成一条完整的东西中轴线。其中,水镜台是一座戏台,由两幢房屋拼合而成。金人台上竖立四尊铁铸神将,三尊为北宋遗物,一尊为民国时期补铸。对越坊是一座明代的木牌坊,檐下斗栱繁复。献殿为金代所建的献祭场所,四周开敞,形如凉亭。鱼沼飞梁指的是一个方形水池上架设的十字形石桥,是现存古代桥梁中的孤例。圣母殿是一座七开间的重檐歇山大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崇宏巍峨,壮丽秀美,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杰作。殿身周围设一圈宽阔的围廊,八根檐柱上雕有盘龙形象,昂首顾盼,炯炯有神;殿内供奉圣母塑像和四十多尊侍女像,大多是宋代原塑,栩栩如生。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