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景点

清华大学里有几个景点?

时间:2025-01-26 05:41|来源:未知|作者:茶色旅游网|点击:0次

一、清华大学里有几个景点?

清华大学必去的景点

1、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一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

2、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3、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在大礼堂大草坪的东南方,属于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学校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4、二校门

二校门是第二个学校校大门的简称,特指清华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二校门是为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因此,常被人们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

5、荷塘夜色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二、天坛里有什么景点

天坛里有什么景点

天坛是中国古代的一座重要祭祀建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座占地面积庞大的宏伟建筑群。天坛内有众多景点,代表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本文将介绍天坛里一些重要景点,并为您带来一个令人注目的历史之旅。

1. 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之一,是天坛的核心区域。殿内供奉着土地神和古代帝王祭祀用品。祈年殿是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着古代农业文明和帝王权威。在祈年殿前,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祭祀的庄严氛围,欣赏到古老的建筑艺术和文化文物。

2. 圜丘坛

圜丘坛是天坛的核心景点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圜丘坛上有三个圈状的石墙,象征着天、地和人的关系。坛顶有一块圆石,叫做天心石。圆形象征着天,圜丘坛的设计非常独特,融合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宇宙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3. 祈谷坛

祈谷坛是祈年殿的辅助建筑,也是一处重要的景点。坛内有一块巨大的石磬,叫做祈谷石。祈谷坛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用于祈求丰收和人民安居乐业。在祈谷坛附近,游客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帝王祭祀的庄严氛围。

4. 昊天门

昊天门是天坛的主要入口之一,也是天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昊天门高大宏伟,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门顶有一块巨大的石块,叫做昊天石。昊天门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代表着皇帝与天地的联系。从昊天门走进天坛,仿佛穿越回古代,感受到帝王的威严和气势。

5. 神路

神路是连接各个主要景点的主要通道,也是天坛的交通要道。神路两旁种植着大量的松树,形成一条绿意盎然的景观大道。在春天,松树抽出新绿,景色宜人。神路两侧还设有明、清两代的牌坊和铜像,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6. 功德库

功德库是天坛内的一座古建筑,用于存放帝王祭祀庙会的物品。功德库建筑古朴典雅,内部陈设有大量的文物和历史文献。这些文物和历史文献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经济、文化和宗教状况,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7. 弘道门

弘道门是天坛墙壁的一座重要门楼,也是天坛的次要入口之一。门上刻有许多精美的浮雕,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工艺的卓越成就。弘道门两侧还有一些建筑群,供游客参观和休息。从弘道门进入天坛,可以欣赏到天坛全景,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天坛里的景点众多,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天坛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北京城市的重要景区。如果您对中国历史文化感兴趣,天坛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欢迎您来到天坛,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三、清华大学有哪些景点?

景点列举如下

1、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

2、水木清华: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

3、荷塘夜色: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

4、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

5、清华学堂:在大礼堂大草坪的东南方,属于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体建筑;

6、古月堂:建于清道光,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现在是学校各总务机关所在地;

四、清华大学有什么著名景点?

1.清华主楼: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

2.第六教学楼:由台湾裕元集团捐资800万美元,清华大学注入750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第六教学楼,于2003年建成使用,命名为“裕元楼”。有7000多个座位,是目前清华规模最宏大、设施最先进的教学大楼。

3.新土木馆:由香港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捐资兴建,1998年落成,命名为“何善衡楼”,又称新土木馆。该馆是清华土木工程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基地。

4.跳水馆:这是具有国际标准的比赛场馆,总建筑面积达到9400平方米,拱形建筑,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包括一个游泳池和一个跳水池,共有1208个观众席位。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跳水比赛在此举行。

5.二校门: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

6.日晷: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7.清华学堂:这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具有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09年,是建校初期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清华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荟集,形成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8.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是学生晨读和休息的好去处。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两旁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9.大礼堂:大礼堂是一座罗马式与希腊式相结合的古典建筑,科林斯风格的石柱,柱顶的涡形装饰带着古希腊晚期的情调,东罗马拜占庭风格的圆形屋顶,拓弘的拱形门窗有着罗马的辉煌与大气。它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之性格的象征。

10.科学馆:建于1919年,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当时清华的理工科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尤其是物理系可谓盛极一时。90年代曾作过统计,从此楼中曾经走出过7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0年代以后清华重建了理学院,现在新的理学院大楼占地27000平方米,位于清华气象台东北。

五、清华大学的景点有哪些?

清华大学的八个景点是:水木清华大学、荷塘夜、清华大学、近春园、自清亭、综合体育中心、跳水馆和日晷。清华大学是一个科研单位,而不是一个旅游景点,所以不收费。一般开放时间为周末、法定节假日、寒暑假。

六、清华大学里有什么湖?

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

“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七、清华大学有那些旅游景点?

1.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

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一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

2.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3.荷塘夜色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名文《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自清亭

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脍炙人口。因自清亭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于此地,其实不然。《荷塘月色》的“原址是在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5.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在大礼堂大草坪的东南方,属于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学校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6.古月堂

古月堂建于清道光,与工字厅西院一巷之隔,总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现在是学校各总务机关所在地。

7.清华大学大礼堂

大礼堂坐落于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9月,与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合称“四大建筑”。

大礼堂位于大草坪的正北端,大礼堂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为门厅,北端为舞台。礼堂采用古城堡风格的大圆顶,属古罗马的拜占庭风格,四周各堆砌了一块巨大的三角顶楣,十字形的坡顶与最高处的铜面穹顶相辉映。门前四根汉白玉爱奥尼克式(一说科林斯式)石柱约两丈多高,约两人合抱,柱上纵向凹槽若干条,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设计了一部分圆面,花篮式柱头以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整体柱型设计规范而细腻,充满生气,属古希腊晚期的科林斯风格。礼堂有三个圆拱形刻有富丽精致浮雕的大铜门嵌在汉白玉的门套之中,白色的门廊和红色的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门上部的圆拱中有粗细相间的十几根钢条拼接出的图案,在礼堂整个朴素端庄之中又添了一分生动活泼,每个正门上方有一个大型窗户。大礼堂建筑面积约1840平方米,礼堂内有1200个座位。

8.图书馆

图书馆由新馆和旧馆组成。旧馆始建于1916年4月,建成于1919年3月。新馆又叫逸夫馆,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和国家教委拨款兴建,清华大学关肇业院士设计。新馆与旧馆风格基本一致,浑然一体,又不失自身的时代感,新老图书馆一起成为校园中心区最大的建筑。如何与原有建筑和谐共处,是每一个新建筑都面临的问题,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在这方面是成功的。这一建筑入选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八、清华大学景点介绍?

清华大学的八个景点是:水木清华大学、荷塘夜、清华大学、近春园、自清亭、综合体育中心、跳水馆和日晷。清华大学是一个科研单位,而不是一个旅游景点,所以不收费。

一般开放时间为周末、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每天的入学时间也有规定。一般从早上8:30开始,下午1:30开始。具体截止日期根据当天人数波动。

九、秀峰里有什么景点?

秀峰的景区主要由香炉、鹤鸣、双剑、姐妹、文殊、龟背诸峰组成。内有漱玉亭、玉峡、龙潭、瀑布、观瀑亭、日照亭等景点组成,还有许多的历史名人留下的众多摩崖石刻。

十、清华大学有哪些著名旅游景点?

清华大学著名的八大景点分别是:水木清华、荷塘夜色、清华学堂、近春园、自清亭、综合体育中心、跳水馆和日晷。

        一、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

        二、荷塘夜色。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

        三、清华学堂。清华学堂在大礼堂大草坪的东南方,属于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学校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四、近春园。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

        五、自清亭。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

        六、综合体育中心。由香港曹光彪先生捐资兴建,清华建筑设计院设计,占地12600平方米,主要用于体育比赛、大型演出、集会和体育课,还可为校体育代表队的训练和同学的日常锻炼提供场所。主馆包括三个标准篮球场及5000个座位。2001年建成使用以来,每年的开学和毕业典礼均在这里举行。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会和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篮球比赛也曾在这里举行。

        七、跳水馆。这是具有国际标准的比赛场馆,总建筑面积达到9400平方米,拱形建筑,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包括一个游泳池和一个跳水池,共有1208个观众席位。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跳水比赛在此举行。

        八、日晷。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