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攻略

武义宣平发糕的做法?

时间:2025-02-15 06:48|来源:未知|作者:茶色旅游网|点击:0次

一、武义宣平发糕的做法?

用料:酵母 克5、面粉 500克、温水 250克

做法步骤

步骤 1

面盆里加入500克面粉,加入5克酵母,用250克温水和面,揉光滑以后醒至2倍大。

步骤 2

面发好以后放在面板上,揉一下排出气泡,一定要揉光滑。

步骤 3

揉光滑以后用刀分成均匀的3块。

步骤 4

用擀面杖都给它擀成圆形薄片,在一个面片的上面撒上葡萄干。

步骤 5

撒完再取一个面片盖在上面。

步骤 6

盖完再给它抹上一层豆沙馅。

步骤 7

最后盖上第三个面片,简单摁一摁让它变成圆形。

步骤 8

凉水放在小锅里二次醒发10分钟。

步骤 9

水烧开上汽以后蒸20分钟就行,蒸好千万不能马上开盖,关火以后在焖三四分钟才能开盖,马上开盖发糕就回缩了,不好看了。

步骤 10

宣软好吃的夹心大发糕就做好了。

步骤 11

吃的时候切成小块装盘就可以了。

二、武义宣平哪些村好玩点?

武义宣平的华塘村、大坪村等村都有不少值得一游的景点。

华塘村:这个村庄历史悠久,古色古香。村里有一些老屋,简朴而宁静,给人一种亲切感。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岁月的静好和乡村的宁静。此外,村中的云华溪从北向南穿村而过,溪水潺潺,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大坪村:这个村庄的特色是大坪尖顶两组花岗岩柱,当地人称“岱石双峰”,又称“宝剑峰”。这些巨大的岩柱从上到下都垂直节理,风化地貌十分明显。最特别的是,大坪尖山体终年流水不断,而且水中富含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此外,全县在华塘村率先种植茶叶,所产茶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质量上乘。

总的来说,武义宣平的华塘村、大坪村都拥有自然和人文景观,值得一游。

三、有人知道武义宣平不?想去宣平看荷花,从武义县城怎么坐车过去?

在武义西站坐车到柳城,(宣平就是柳城)有到西站的班车,还可以到武义牛头山,处女九寨沟,山清水秀人又少 ,还可以泡泡温泉

四、从金华市区到武义宣平该怎么走?

先从金华上高速到武义,这个总会吧?然后到武义的汽车西站继续向下,客车的速度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柳城,也就是宣平了。

五、平望古镇旅游攻略?

安排2天游。第一天午餐后在县城出发,大约下午3时到达平望古镇,观赏环城路,并按需要购买特产。晚上观赏古镇夜景及沿江灯光秀。入住民宿。

第二天可到江边观赏日出,早餐后离开古镇,赴官山欣赏瀑布,就地午餐后返回。

六、临平古镇旅游攻略?

攻略:

必游——运河·塘栖古镇。

该景点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杭州市北部,距市区中心约2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临平约13公里。塘栖应运河而兴,历朝历代均为杭州市的水上门户。塘栖在明清时富甲一方,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镇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主要景点有:

廊檐街

塘栖的街市最为出名的特点,便是遍连全镇的廊檐街。

旧时塘栖廊檐是街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洋溢着浓郁的水乡风情,称奇江南。清代诗人王拭曾有一首描写塘栖廊檐的诗,诗云:“摩肩杂沓互追踪,曲直长廓路路通,绝好出门无碍雨,不须笠屐学坡翁。”这首诗形象地向人们展现了塘栖的廊檐,曲曲直直的长廊将全镇连成一片,出门连下雨都用不着戴笠穿屐了。

美人靠

塘栖的廊檐街,在靠河的一边建有“美人靠”与廊檐街相配套,颇具特色。

这些“美人靠”,其实是一长溜独特的木制长椅。这长椅塘栖人最早是唤作“米床”的,因为它最初并不是给行人停留歇脚的,而是为塘栖米市服务的。塘栖曾经是方圆百里盛极一时的著名米市,街上处处都是米行,米行进出货都离不开各种船只,这沿河的长椅便成了收米和卖米的经营场地,商家在上面堆放一些笆斗米袋之物,故将它称之为“米床”。

茶楼

塘栖旧时茶楼甚多,茶楼分早市、晏市和晚市。一般早市均是上街赶集的农民,一边喝茶一边当街叫卖自己带来的农产品,一举两得。晏市大都为文人墨客和商人老板。到了晚市,则是干力气活的和小市民喝起了主角。

旧时塘栖的茶楼,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评弹演唱。一般早市是不唱的,晏市和晚市都唱。塘栖茶楼里唱得是苏州书,杭帮书没有市场。据说,当年说《珍珠塔》,说到翠萍丫头上楼梯时,走18档楼梯竟要说上18天,1档楼梯说一天,令人称奇。

宅居

过去江南集市有“无徽不成市”之称。塘栖也不例外。徽州商人曾在塘栖盛极一时,塘栖镇上不少建筑也带上了徽派建筑的影响。

现今,塘栖的深宅大院保留下的不多,幸存的太史第弄卓家老宅算是其中的代表了。太史第弄的卓家老宅是幢明代建筑,共有五进,三间开宽,四周均有封火墙,大门为石库门,设有门檐,上有砖雕。内院每一进均有偏门与避弄“太史第弄”相通,供人们日常出入,每一进的间隔为15米。现前两进基本保存完好,稍加整修,还是能展现其昔日风采。

弄堂

弄堂是江南集镇的一种建筑特色,旧时江南集镇多弄堂。古镇塘栖尤以为最,号称有“七十二条半弄”之多。塘栖弄堂大都铺着不易发滑的青石和麻石,两边高高耸立的封火墙上爬满藤蔓,踩上一块松动的石板,会发出“咣当”的声响和回音。

旧时塘栖的弄堂大都依附在塘栖独特的过街檐楼之中,“出门见弄,过街穿弄,弄弄相通”,弄堂“囥煞”在住宅中,形成塘栖弄堂的一个鲜明特色。现今保留下的塘栖弄堂己随着市镇建设的发展逐步消除了其“囥煞”的特点,悠悠古弄己成了人们怀旧的对象。

石桥

过去的塘栖,说到桥向来有“三十六爿半”之说。这些桥大都千姿百态,将整个水乡老镇打扮得生机盎然。这些桥梁如今大都被拆,余下来的一些也早己被改变了结构和现状,成了水泥桥,昔日的俏模样己不复存在。好在横跨在京杭大运河上的广济长桥还在,那饱经风霜的长桥依然四平八稳地横卧在河面上,源源不断地向你倾诉着昔日桥乡的晖煌、昔日桥乡的风采。

七、宛平桥旅游攻略?

宛平桥又叫卢沟桥,是名族的记忆。它是一处承载着永定河畔千年悲欢的古老渡口;它又是一座造型和设计精美的古桥;它更是一处见证过血与火的民族记忆,卢沟桥过去是京南的主要渡口,桥上雕刻精美的石狮子让马可·波罗赞不绝口,你也可以来这里细细品味。卢沟桥的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

八、探寻武义夏日独特魅力:详尽武义旅游攻略

武义,夏日胜地

武义县位于浙江省中西部,素有“中国鱼米之乡”之称。夏季是武义最美的时节,翠绿的稻田与错落有致的古村落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份详尽的武义夏季旅游攻略,带您探寻这个小众而别致的目的地。

必游景点

在武义,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首推仙都风景名胜区,这里群山环绕,瀑布飞流直下,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其次是南尖岩景区,登上南尖岩,俯瞰群山叠嶂、绿水萦回,心旷神怡。另外,不要错过武义县城古街,走在石板路上,感受古朴的氛围。

特色美食

在武义,除了风景宜人,美食也是一大特色。您可以尝试当地的农家菜,新鲜的蔬菜搭配当地独特的调味料,别有一番风味。此外,还有武义独有的马头琴鱼,鲜嫩可口,值得一试。

乡村体验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武义当地的生活,不妨体验一下农家乐。在这里,您可以参与农事活动,品尝农家美食,感受乡村宁静的生活节奏。此外,在村庄里住上一晚,也是一种别具风味的体验。

旅游小贴士

  • 夏季气温较高,注意防晒和补水,穿着轻便舒适的衣物。
  • 武义县交通便利,可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驾前往。
  • 在景区游玩时,请注意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爱护大自然。

通过以上武义夏季旅游攻略,相信您已对这个中国小众旅游目的地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不妨在夏日来临之际,放下繁忙,来一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感受武义独特的魅力。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这份攻略能帮助您更好地规划武义之行。

九、武义旅游景点?

武义县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景点。以下是一些值得一看的武义旅游景点:

1. 千岛湖:位于武义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这里有碧波荡漾的湖水、千岛万屿的美景以及清新的空气,可以进行划船、钓鱼等休闲活动。

2. 武义古城:武义古城历史悠久,保存完整。您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还可以参观博物馆了解当地历史。

3. 横店影视城:位于武义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之一。这里还有各种主题街区和剧组搭建的场景,可以让您感受到电影拍摄现场的氛围。

4. 百丈画廊:百丈画廊位于仙都风景名胜区内,是一个壮观而奇特的峡谷景区。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险峻峭壁、清澈溪流和瀑布等自然景观。

5. 神仙居:位于武义县境内,是一个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这里有古老的道观、神秘的山洞和壮丽的自然风光,非常适合寻找宁静与放松。

以上只是一些武义旅游景点的推荐,还有很多其他美丽的地方等待您去探索。在旅行前最好提前做好详细的行程规划和了解天气情况,以确保您的旅行顺利愉快。

十、平水桥公园旅游攻略?

平水桥公园,不要门票,但收停车费,好像10块/小时,下了高速导航先到的老虎滩还是什么滩来着,那个门票8块,本着有免费就不消费的原则,往前开了3分钟,到了平水桥公园,相比东戴河的只收费不管理海滩来说,这里相对来说海滩比较干净,地面垃圾少,垃圾筒也多,如果自带帐篷的话,场地20元/次,租遮阳伞椅的话,好像400元/次,玩完了冲脚的话,2元/1.5分钟,冲澡的话,没洗就不清楚啦~~建议带孩子的话,拿着沙滩小工具,不然我们就是徒手玩沙,堆的造型有点牵强,哈哈

海水呢,不太干净,反正都是浑浊的,漂着海草的,但是这个公园的海滩比较远,往海里走十米开外也不会水太深,我看有飘的比较远的,鉴于自己是个旱鸭子,崽又小,比较惜命,没往海里去~十一虽然中午天还有点热,水也不算太凉,但上岸有点小风的话,还是会冷,所以还是别玩啦~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