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书院学校很不错啊。
青岛市崂山区书院学校位于北宅街道北宅科社区西,2021年学校扩建改造,由原崂山十一中与崂山区惠特小学、林蔚小学、华楼海尔希望小学合并后,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为249527平方米,共有35个教学班,学生1336人,教职工11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在崂山,一百余个红瓦绿树的乡村社区,或依山傍海,或临谷近水,如一百多颗红色宝石镶嵌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崂山四周。底蕴丰厚的崂山历史文化,包括以张三丰、丘处机等名道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法显、憨山等高僧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和以胡三太爷胡峄阳为代表的狐仙文化。而历史上在崂山各地的著名书院,更是儒家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和优秀人才的培养者。
崂山,本属即墨。历史上,列布于城乡的书院学馆,为古老即墨的辉煌文化敷彩添色。即墨书院之发轫,当为西汉光禄大夫、不其人房凤。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房凤退归故里,栖隐于不其山(今铁骑山)麓,聚徒授业。房凤对《谷梁春秋》研究精深,史称“房氏之学”。稍后有北海郡都昌县(今昌邑市)人逄萌,是一位气节高卓的学人,素明阴阳,对《春秋》颇有研究。王莽败后,汉明帝屡下诏征其出仕,他佯作颠狂状拒之,游吟于林泉之间,授业于不其山下,从之者众。
崂山最早的书院为东汉大经学家郑康成创立的康成书院。明清两代,即墨望族周、黄、蓝、杨、郭、江、范等家族有在风景优美、环境清幽之崂山建书院教育后代的传统。如华阳书院、三树堂书院、紫霞阁、石屋书院、青峪书院、少山上(下)书院、劳山书院、塘子观郭琇书院等等。
开放。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国务院首批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重要的海岸山岳风景胜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
崂山风景区由巨峰、流清、太清、棋盘石、仰口、北九水、华楼等9个风景游览区和沙子口、王哥庄、北宅、夏庄、惜福镇等 5个风景恢复区及外缘陆海景点三部分组成。
1、太清游览区
太清游览区的主要景点有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和龙潭瀑等。崂山因仙而名,太清游览区也正是道教文化的核心所在,仙山的本源。来太清游览区着重的看点在于道教文化,且古树名木林立。身处景区可闻仙道神话的传闻逸事,观瞻文物古迹,品味古韵沧桑。
游玩路线:八水河广场——龙潭瀑——上清宫——明霞洞——太清索道(或步行)——太清宫(反向也可),游览时间大约四个小时左右。
太清游览区内主要有3大游览区域:八水河区域、太清宫区域、海上游览区域。
2、巨峰游览区
巨峰俗称“崂顶”,海拔1133米,是我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一山镇海,万象归怀。在巨峰四周800—900米的海拔线上,有一条环山游览路,站在多数路段上能远眺大海、极目天海一色。环线上有根据易经八卦命名的八个山门,对应周边八个山口,是自然伟大创造与古代先贤思想的妙合之笔。崂山巨峰是登高望远、强身健体、祈佑平安的最佳选择。
到巨峰游览须乘观光车上山,自驾车辆需停放在崂山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下了观光车,此时可有两种上山途径,一是乘坐索道,一是步行上山。这段路程,索道需时约为十几分钟,步行大约要一个半小时,且临近索道上站铁瓦殿遗址附近比较陡峭,步行上山的话需注意安全。
崂山位于青岛市区东边,除了著名的崂山风景区外,还有一些小众景点值得一提。
首先是崂山大观园,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建于明代。园内风景优美,有着特色的假山、池塘和精美的花卉。尤其是春天,园内的樱花和牡丹盛开,美不胜收。
其次是崂山道教文化博物馆,这是一座展示道教文化的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道教的历史、思想和传统文化。对于对道教感兴趣的游客来说,这是一个必去之地。
最后是崂山草堂景区,这是一座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景区。景区内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可以欣赏到崂山的奇峰怪石和茂密的植被。此外,景区还有温泉、度假村和各种娱乐设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
总之,崂山除了著名的崂山风景区外,还有一些小众景点可以探索。无论是欣赏自然风光还是了解道教文化,这些景点都不容错过。
青岛崂山共12家免费景点。崂山风景区,海滨风景区小青岛,海滨风景区小渔山,海产博物馆(青岛水族馆),奥帆博物馆,大珠山风景名胜区,琅琊台风景区,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岛德国总督旧址博物馆(迎宾馆),信号山公园,青岛山一战遗址公园,鹤山风景区。
1. 龙潭
龙潭是崂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位于崂山的山腰,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湖泊。湖水碧绿如玉,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树林,景色十分宜人。游客可以在湖边散步,欣赏湖水的美丽。
2. 天马山
天马山是崂山的最高峰,海拔约1133米。登上天马山,可以俯瞰整个崂山和青岛市区的美景。山上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沿途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3. 水帘洞
水帘洞是崂山最著名的溶洞之一。洞内有许多钟乳石和石笋,形状各异。洞内还有一条清澈的地下河流,游客可以坐船游览。水帘洞内温度适宜,非常适合夏天前来避暑。
4. 大崂山
大崂山是崂山的主峰,海拔约1132米。登上大崂山,可以欣赏到崂山的壮丽景色。山上有一座古老的观音寺,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5. 仙人洞
仙人洞是崂山的一处自然奇观,洞内有许多钟乳石和石笋,形状独特。仙人洞内有一座石桥,被称为“仙人桥”,非常壮观。洞内还有一片石林,景色迷人。
6. 石老人
石老人是崂山的一块天然石头,形状像一个老人的脸。石老人位于海边,背靠大海,面朝大陆,象征着崂山的灵气。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来此拍照留念。
7. 九峰
九峰是崂山的一处山峰群,有九座大小不同的山峰。每座山峰都有独特的形状和景色。登上九峰,可以俯瞰整个崂山的美景。
8. 石经峪
石经峪是崂山的一处峡谷景区,有许多奇特的石头和瀑布。峡谷内有一条小溪,水质清澈,非常适合夏天来此避暑。石经峪还是崂山的重要登山路线之一。
9. 石人峰
石人峰是崂山的一座山峰,形状像一个站立的人。峰顶有一座古老的庙宇,供奉着崂山的守护神。登上石人峰,可以俯瞰整个崂山和周围的美景。
10. 仙人岛
仙人岛是崂山的一座小岛,位于青岛市的海域。岛上有许多美丽的沙滩和绿树成荫的小径。岛上还有一座古老的庙宇,供奉着仙人。游客可以乘船前往仙人岛,享受海滩度假的乐趣。
崂山书院优待政策
儿童1.2米(不含)以下,免费
老人70周岁(含)凭有效证件,免费
军人持有效证件,免费
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半价
崂山书院位于崂山区崂山路中段281号(原雨林谷景区),毗邻崂山风景区,总占地面积400亩。园区以传播儒、释、道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为宗旨,设有公共服务区、文化景观浏览区和国学文化深度体验区三个区域,完整地移植了安徽200多年的20座珍贵木结构徽派建筑。
崂山书院主要包含有主题馆、国学馆、聚缘阁、太岁殿、国粹民俗馆、归真堂、菩提苑、茶社、有机生态馆、老房子酒店十个主题馆;集修学、研究、展示、讲学、会议、接待为主要功能的生态文化园;集修真、养心、参悟道家养生文化为主题及儒释道传统文化研修、学习的文化体验道场。另外,客人还可在此进行观光旅游、养生休闲或者商务交流。
尼山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尼山书院位于尼山孔庙以北,又名尼山诞育书院。元至元二年(1336年),中书左丞王懋德奏请在尼山创建书院,并保举彭为山长,获准。彭上任后不久,即修建尼山书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尼山书院
景点类别 历史遗迹
所属国家 中国
地理位置
山东省曲阜市尼山孔庙以北
管理单位
中国孔庙
所属年代
元
保护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收起
历史沿革
书院风景
元至元二年(1336年),中书左丞王懋德奏请在尼山创建书院,并保举彭璠为山长,获准。彭璠上任后不久,即修建尼山书院。《尼山创建书院碑》载,修建此书院时,“凡齐鲁之境贤卿大夫,民之好事者,出钱而助成之。释木于山,陶甓于野,庸僦致远,牵牛车,服力役,连畛载途,饮饷相望。”元朝末年,尼山书院败落,至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由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缙发起重修,弘治七年(1494年)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绪、四氏学学录孔公璜又用修建孔庙的余资再次修建。
今庙围垣缭绕,环植松柏,共有院落五进,殿堂五十多间,正门名棂星门,二门名大成门。庙主体建筑为中间的大成殿,殿前有两庑各五间,殿之东、西各有掖门。过掖门,殿后有寝殿三间,祀至圣夫人木主,两庑各三间,祀孔子之子伯鱼及孙子思,但塑像及木主今皆不存。东、西两侧门连接两旁跨院。东院前为讲堂,后为土地祠,西院东侧连接毓圣侯祠,且单成一院。西侧为启圣王殿和寝殿,系供奉孔子父母处。庙内外有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石碑约十余幢,是了解孔子出生地尼山及其建筑群历史沿革的重要资料。
主要景观
尼山鸟瞰
尼山书院,即尼山孔庙,位于曲阜东南30公里处的尼山上,是祭祀孔子的庙宇。
尼山棂星门
公元954-959年(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因孔子诞生于尼山而始建庙祀。公元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重修,建夫子殿,寝殿,讲堂,学舍。公元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重修,易土墙为石墙。公元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重修,形成现存规模。
尼山大成殿
尼山孔庙现占地约16000平方米。有殿、堂、祠等81间,分为中、东、西三区。中区有两院,前为棂星门、观川亭、大成门、两庑、大成殿;后为两庑、寝殿;东区有讲堂、土地祠;西区有启圣王殿、寝殿,毓圣侯祠。
夫子洞
夫子洞,又名坤灵洞,天然石室,位于尼山孔庙东南崖下。传为孔子诞生处。洞中有天然石床,洞前立“夫子洞”石碑。
1. 文庙:岳麓书院文庙又称“衡山庙”,是历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如碑廊、神道、显成门等,都值得游客前来参观。
2. 孔院:孔院是岳麓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供奉着孔子的牌位和五十六位文学圣人的庙像。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也可以了解到岳麓书院的辉煌历史。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