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和朋友们计划了一次河南之旅。作为一个地处中原的省份,河南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众多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在河南旅行时绝对不容错过的几个景点。
当提到少林寺,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个俊美的和尚们习武的画面。作为中国禅宗的发源地,这里不仅是一个宗教圣地,更是中国武术的象征。我们在寺内参观时,可以看到僧人在练习少林功夫,气氛非常震撼。走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听着钟声和流水声,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那个时代。
接着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石窟内雕刻着数万尊佛像,精致的艺术感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逐一欣赏,每一尊佛像都有着沉重的历史故事。看着那些历经千年风雨而依旧巍然屹立的雕塑,我感到无比震撼。
在郑州博物馆,我们不仅能看到丰富的文物展览,还能了解河南悠久的历史。我特别喜欢古代青铜器展区,那些精致的器皿背后隐藏着太多的故事。博物馆的互动展览也很有趣,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参与。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有机会来到嵩山,所有的疲惫都化为乌有。这里的自然风光如画,群峰环绕,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此外,嵩山还有许多古建筑和道教文化,登山的过程中,耳畔的山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每当我在山顶俯瞰风景时,都感觉到了一种与天地相融的神奇体验。
最后,不能不提的就是开封。这座古都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传说。我们在开封的街头漫步,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建筑,尤其是汴京城和龙亭公园,都是绝佳的摄影地点。夜晚的开封更是美丽,灯火璀璨,仿佛唤醒了古都沉睡的历史。我在这里与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品着开封的美食,享受着这份宁静的快乐。
河南的美,不仅仅在于它那丰富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领略了美丽的景点,也感受到了河南人民的热情与好客。这趟旅程让我更加明白,旅行的意义在于体验和感受。
我相信,去河南旅行的人都会收获满满。如果你也正在计划你的河南之行,不妨把这几个景点纳入你的行程,相信你一定不会失望!
青岛有八大关,石老人,五四广场,栈桥,海底世界,中山公园,奥帆中心,海水浴场等景点,有时间一定要来青岛游一游啊,这里不仅有优美的风景,而是气候宜人,是很好的避暑胜地。
【主要景区】
1、东宫门区: 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2、万寿山前景区: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看昆明湖景色。
3、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4、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5、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6、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7、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8、乐寿堂 :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
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9、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10、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第一景为华岳仙掌。西岳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区南,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会处,最醒目的奇观要算东峰一侧断崖上的“仙掌”了。它像一只手掌,五指分明,惟妙惟肖,若逢雨后,山腰云雾飘动,如临仙境。相传很久以前,华山与中条山相连,黄河水流到这里被山拦挡,河水经常泛滥。当时有一河神叫巨灵,他足踏中条山,手推华山,咆哮一声,劈开两山,滔滔黄河水才付之东流,从此在华山留下了手掌痕迹。
第二景为骊山晚照。骊山位于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城南,西距西安市25公里,是秦岭东端的一个支脉,是关中最古老的一座名山。据说,在商朝时,这里曾是骊戎国的所在地,所以叫骊山。也有人认为,“骊”在古汉语里是黑色骏马的意思。古时山上松柏满坡,林涛滚滚,从远处看去,郁郁葱葱,就像一匹奔腾的骊马立于渭河平原,美如锦绣,所以人们叫它骊山。
每当夕阳西下,云霞满天,山色绚丽,落日的余辉给骊山远近的山峦涂上一片金色,景色十分艳丽。苍山秀岭涂上万道红霞,景色妖媚动人,酷似一匹“火焰驹”,因此,这一美景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
第三景为灞柳风雪。灞桥,又称霸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灞桥。早在秦汉时,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阳春时节,柳絮随风飘舞,好像冬日雪花飞扬。自古以来,灞水、灞桥、灞柳就与送别相关联。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或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因此,曾将此桥叫“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尤其是每到暮春垂柳扬花吐絮之际,只见纷纷扬扬的柳絮,宛如雪花,漫天飞舞,别有趣致,“灞桥风雪”从此被喻为 “关中八景”之一。
第四景为曲江流饮。曲江池位于西安市南郊,距城约5公里。它曾经是我国汉唐时期一处极为富丽优美的园林,春来之时垂柳丝丝,游人如织,佳人采莲逐嬉,呈现一片“曲江水满花千树”的盎然生气。每年皇帝在曲江赐宴新科状元进士,他们在这里乘兴游玩,放杯于曲江池内,杯随水势,轻漂漫漫,流至谁前,谁就执杯畅饮,“曲江流饮”由此得名。
现在的曲江已经是西安市的一个亮点,很多和唐代有关的公园、街道都在建设之中,想必大家都知道,电影《大唐芙蓉园》即将上映,大唐英蓉园也已经开园并迎接游人,陕西领导人在这里先后宴请了连战和宋楚瑜;大唐不夜城、唐长安遗址公园等也在积极建设中,再
1. 恩施有几大景点。2. 恩施几大景点包括:神农溪景区、巫山景区、恩施大峡谷景区等。这些景点各具特色,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观赏。3. 神农溪景区位于恩施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这里有清澈的溪水、奇特的岩石和壮丽的峡谷,是一处天然的风景画。巫山景区位于巫山县,以巫山神女传说而闻名,这里有险峻的山峰、奇特的云海和古老的文化遗址,给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感觉。恩施大峡谷景区位于恩施市境内,是中国最美的峡谷之一,这里有险峻的峡谷、清澈的溪水和茂密的森林,是一处理想的户外探险地。除了这几大景点,恩施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龙凤山、红坪河等,每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
1.苏州街
苏州街始建于乾隆时期,是沿着后湖在两岸而建的一条买卖街,总长约270米,约70间店铺,这里有牌楼、牌坊、小桥、流水,它将江南水乡和满清的风格集于一身,是专门供皇帝、皇后逛市游览用的。现在这里是一些茶馆、鞋店、小吃店等一些仿古店铺,挺有趣的。
2.多宝琉璃塔
多宝琉璃塔做工非常精细,塔高十六米,8面7级,整个都是用琉璃砖砌成的,最上面有一个铜铃,风一吹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据说是当年乾隆皇帝为其母亲庆祝六十岁大寿而建的
3.佛香阁
这是整个公园的最高点,站在这里整个昆明湖的美景通通收入眼底,可谓湖天一色,非常壮观。佛香阁高41米,是黄绿琉璃瓦屋顶,飞檐翘角,很有气势,这里面有很多典故,值得一看。
1.跛突泉;
2.漱玉泉;
3.马路泉。 跛突泉景观奇秀而壮美,三股泉水从地穴喷涌而出,雪浪腾空,声若雷鸣;漱玉泉水自池底及池壁不断涌出,形成串串水泡,注入石砌水潭中;马跑泉被济南名泉研究会评定为新七十二名泉之一。
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分为双龙洞、黄大仙、尖峰双龙洞山、赤松山、大盘天和家园里六大景点,其中双龙洞和黄大仙为核心景区,主要景点为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金华观和黄大仙祖宫等,金华双龙洞风景名胜区的文字记载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第三十六洞天金华山”,宋朝名相王安石赞为“横贯东南一道泉”。金华双龙洞风景名胜区所处的金华山算不上险峻奇绝,但由于早在东汉时期道教文化鼎盛,被称为“江东名山”,与“五岳”齐名,尤其是黄初平经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写进《神仙传》被尊为黄大仙后,“叱石成羊”的故事广为传播,金华山香火鼎盛,游人络绎不绝,成为名冠江南的道教名山和道教圣地。
金华双龙洞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观光旅游、避暑纳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景区中双龙洞和黄大仙为核心景区,主要景点为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金华观和黄大仙祖宫等。
六大景点
承光殿
Chengguang Temple
承光殿是团城的主要建筑,元代称仪天殿。
遮荫候
生长在承光殿左侧,是一株20多米高、枝叶茂盛的油松,其姿态苍劲挺拔,如伞盖遮天。相传“遮荫侯”爵位为乾隆皇帝亲封。
团城
团城原是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岛,金代为大宁宫一部分。元代称圆坻,亦称瀛洲。
智珠殿
智珠殿,半月城位于琼岛东麓山脚下,座西面东与陟山桥相对,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
铜仙承露盘
铜仙承露盘铸于清代,相传,它是清乾隆皇帝仿汉武帝故事而建铸造的。
永安寺
永安寺是清世祖福临应西藏喇嘛恼木汗之请修建的 ,名白塔寺。
信阳、安阳、濮阳、洛阳、南阳、汝阳、原阳、沁阳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