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濉溪县城西南约35公里处。现存有古城墙、文昌宫、城隍庙、蹇叔墓、嵇康旧居、传统老街、特色古茶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 临涣的历史文化,可追溯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临涣古城位于淮北市西南40公里处。
临涣古城位于中国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境内,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春秋时期,临涣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和生产活动。到了战国时期,这里已经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镇,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前来贸易。
到了秦汉时期,临涣古城逐渐成为了当时淮河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池规模不断扩大,城墙也不断加固。在隋唐时期,临涣古城更是成为了淮北地区的重要军事要塞和商贸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写作。
到了明清时期,临涣古城的繁荣逐渐衰落,但是它仍然是淮北地区的重要城镇之一。如今,临涣古城已经成为了淮北市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
临涣古城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城西南,南临浍河(古名涣水)
临涣古城的周边的濉溪县景点有:
1、临涣文昌宫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临涣文昌宫,始建于唐代,原名尚书宫,又名藏书宫,是历代文人聚会的地方。至淮海战役时,还有前后三进庭院,合瓦望砖,重梁抱柱,雕花门,方格窗,三级台阶,青砖铺地。
整座院子的地基是用土筑起的一个高台,比周围高出1-2米;南北长81米,东西宽36米,呈长方形,北边较南端略宽。
2、临涣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涣古城建于汉代,早在秦汉时临涣镇已成为集市,隋唐时期成为贸易中心,店铺和商贩分布在城内长达数里、纵横交错的8条街上,成为苏、豫、皖贸易交往的重要商埠。临涣现存有文昌宫、城隍庙、蹇叔墓、传统老街、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景点。
3、古城汉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汉墓位于濉溪县铁佛镇古城行政村孙楼自然村北,现封土形状近椭圆形,残高约5米,面积约2160平方米。1992年发掘。墓葬为同封异穴,封土下的两座墓葬均墓向朝西。南侧的一号墓为多室砖室墓。
4、濉溪老街古建筑群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濉溪老街古建筑群位于安徽淮北市濉溪县淮海路西段北侧濉溪老街古建筑位于安徽淮北市濉溪县淮海路西段北侧。
群该建筑群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总长650米,宽5—7米不等,全青石板平铺错缝,规格不一,东西长0.8米,宽0.4至0.5米,厚0.25至0.3米,路石拱度为3%,路两侧砌有人行路肩石,以排放面积水。
5、老城石板街,东起老濉河西岸,西至关帝庙巷南头,全长1公里,街宽5米。街面青石铺砌,光滑如镜。其建筑古朴典雅,呈明清风格,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濉溪城,俗称“口子”,春秋战国时期为“汴水入濉之口”,金元时,口子又成溪水入濉之口,故称“濉溪口”。
6、乾隆湖风景区。位于濉溪县城南端,面积约5平方公里。融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商贸购物为一体。由安徽建工学院规划设计,1998年10月濉溪镇人民政府开工兴建。景区风光优美,更有帝王胜迹轶事引人入胜。
林涣古城的门票价格为60元每人,65周岁以上老人门票半价。临涣古城建于汉代,早在秦汉时临涣镇已成为集市,隋唐时期成为贸易中心,店铺和商贩分布在城内长达数里、纵横交错的8条街上,成为苏、豫、皖贸易交往的重要商埠。临涣现存有文昌宫、城隍庙、蹇叔墓、传统老街、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景点。南临浍河,北、东、西3面是平原。古城平面呈方形,东西长1409米,南北宽约1400米,周长5606米,总面积195万平方米,是安徽省目前已知占地规模最大的先秦古城址。
是的,临涣城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城西南,始建于战国。
临涣城址城墙略呈方形,南临浍河(古称涣水),其东、北、西三段基本保存完好,南城墙仅部分残存。城墙总长约5802米,高5至7米不等,墙体系夯筑而成。城墙有豁口12处,凸出城墙外侧的台墩形遗迹8处,城墙四个拐角有角楼基础,城外除南面系利用天然河道外,其余三面均存在护城河,总长达4.2千米,宽5—10米,部分河道淤塞。
濉溪古城和临涣古城都是古运河旁的古城,两个地方,各具特色。
1.临涣古城,呈东西若长的正方形,城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城门,四角有角楼。西城有六座烽火台,东城有三座烽火台,南北城桓皆无,北面和东面有护城河,南面有浍河,西面有壕沟。
2.古城墙 临涣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此城较为高大宽广,入六朝、唐、宋,临涣为郡为县。几经沿革,至元朝至正年间,始裁临涣县,并入宿州。
临涣古城遗址,文昌宫,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临涣古镇,又名古茶镇,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中南部,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古镇有4处景点:
第一处是临涣古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城门,四角有角楼。西城有六座烽火台,东城有三座烽火台,南城和北城都没有烽火台。古城内四个方向都临水,北面和东面有护城河,南面有浍河,西面有壕沟。作为古城,肯定要有防御措施,比如说古城墙,除古城墙,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和各种建筑。
第二处是文昌宫,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是红色旅游景区。该建筑始建于唐代,后经过多次修建,现如今留存下来的文昌宫青砖灰瓦,坡顶结构。文昌宫总占地面积5436平方米,馆内设有总前委旧址原状陈列、史料陈列、实物陈列等三大内容,向人们展示红色历史,馆藏革命文物200余件。
第三处是城隍庙,位于临涣古城中部,建于清雍正庚申年间,如今留存下来的城隍庙是一处四合院落,里面的建筑和装饰很有特色,青砖小瓦,花格门窗,廊柱为八棱形石质檐柱,柱础为莲花图形,搏风板浅浮雕龙凤图案。不过有点惋惜的是大殿内原有壁画已经损坏,不能欣赏到了。
第四处是临涣茶馆。临涣茶源于东晋,在唐朝时出现茶馆,大多数茶馆临街而建,建筑多为多为青砖小瓦、飞檐,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现如今这里还有茶馆,有怡心茶楼、南阁茶楼、淮海茶馆等多家茶馆。游玩累了,可以选一家茶馆坐下来喝喝茶,静静心,听听曲。
第一处是临涣古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城门,四角有角楼。西城有六座烽火台,东城有三座烽火台,南城和北城都没有烽火台。古城内四个方向都临水,北面和东面有护城河,南面有浍河,西面有壕沟。作为古城,肯定要有防御措施,比如说古城墙,除古城墙,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和各种建筑。
第二处是文昌宫,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是红色旅游景区。该建筑始建于唐代,后经过多次修建,现如今留存下来的文昌宫青砖灰瓦,坡顶结构。文昌宫总占地面积5436平方米,馆内设有总前委旧址原状陈列、史料陈列、实物陈列等三大内容,向人们展示红色历史,馆藏革命文物200余件。
第三处是城隍庙,位于临涣古城中部,建于清雍正庚申年间,如今留存下来的城隍庙是一处四合院落,里面的建筑和装饰很有特色,青砖小瓦,花格门窗,廊柱为八棱形石质檐柱,柱础为莲花图形,搏风板浅浮雕龙凤图案。不过有点惋惜的是大殿内原有壁画已经损坏,不能欣赏到了。
第四处是临涣茶馆。临涣茶源于东晋,在唐朝时出现茶馆,大多数茶馆临街而建,建筑多为多为青砖小瓦、飞檐,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现如今这里还有茶馆,有怡心茶楼、南阁茶楼、淮海茶馆等多家茶馆。游玩累了,可以选一家茶馆坐下来喝喝茶,静静心,听听曲。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