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古镇旅游

有天生洞的资料吗

时间:2025-03-23 23:18|来源:未知|作者:茶色旅游网|点击:0次

一、有天生洞的资料吗

天生洞,位于曲靖市的西平镇,是珠江源头的第一座城市,原为沾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滇东古老的重镇之一。镇西北约4公里的天生坝,四面环山,中有小湖,现名牛过河水库。旁建自来水厂,西平镇的用水,全靠这里供给。东面山坡上,青松茂密,与小湖相映,显得秀逸幽静;湖距村落较远,四周耕地亦少,更增添了这里的山野气息。湖西缓坡上,有一溶洞,名为天生洞,近年来已成为知名的游览区。

溶洞为东北向,深为1560米。入洞之初,巷道甚低, 

景观(13张)

仅约一人高,渐入渐高,曲折宛转,见路中有石,圆若磨盘,上有一柱与顶相连,有人称为青树盘空;但石下多空,右边与山崖相连,有人又称为水磨飞旋。再进,有天窗透亮,迎面凉风习习,再前,经过“蛇钻洞”达一宽阔大厅,高约30米,宽约20米,悬崖坠石,各呈奇姿。

2史籍记载编辑天生洞(3张)

天一洞 

风景(20张)

原名仙人洞,据光绪《沾益州志·古迹》载:上村仙人洞,“石楼佛像,宛然仙景,其深不知所底,与天生坝者同名。”乾隆六年(1741年)郡人王宇谟等,据当地老百姓的介绍,进入其中游览,目睹洞中奇观,著有《仙人洞记》。据说,当时天生坝还有寺,从“风动经文翻贝叶,僧传衣钵继莲峰”的诗句看,当是佛寺,今已无存。附近的“天生瀑布”,曾被列为沾益八景之一。

3主要景点编辑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政府投资开发,辟为游览点。

大厅东口有石柱挺生,上面缀满石质的奇花异卉,旁有小凹,满小盈池,有人呼为“雨蛙石”,四壁石乳凝似各种动物,活泼如生。殿后有“梯田”数处,有的在坡上,细纹银浪,精巧工致,千百块相连;有的在平处,大小相间,梯田水满,旁立石像,传为“仙人耕田”。

过前厅续往前,过“石门”,越“亲嘴石”,行约数十米,至后厅,宽敞处略与前厅相当,厅北有柱凌空,上部状若佛头,柱身雕饰精美,池中浅水盈盈,其旁一石隆起,状如青蛙蹲伏,蛙背似有巨大蹄印,有人戏称为“青蛙被牛踩”。

柱旁有崖壁立,石乳凝成棕榈、大青树、藤蔓等形状。溶洞下层已多精彩,然“楼厅”更为瑰丽。

在“天窗”下前不远,沿石壁攀“天梯”而上,只见奇景荟萃,目不暇给。在长约30至40米的巷道中,有的钟乳石如塔林立,有的如蘑菇丛聚,有的如大型的粉红石莲悬空,有的如乳房密密下垂,有的如雨后鲜嫩的春笋,有的如老树盘根,越往里,石钟乳越密集,有时需要侧身而进,有时又经弯腰钻过,有的地方玉笋如林,柱地连天,密密层层,虽方丈之地,却气象万千,它的自然美保存得如此之好,真令人惊叹!从“二楼”过栈道,再连攀两层险梯,至洞中“音乐厅”,这里的碧莲玉笋,许多都会发音,只要有熟悉的人,敲击适当的部位,就能演奏出悦耳动听的乐曲。据说,溶洞的开发者们,在休息时,就用这些玉管演奏了一曲《东方红》,还录下了音呢!

二、西平县的旅游

西平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境内有龙山文化遗址、东周灰坑遗址、战国冶铁遗址、宋代宝严寺塔、棠溪源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

棠溪源风景区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城西南42公里处,总面积3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以上。分为棠溪峡、棠溪湖、蜘蛛山、跑马岭4个游览区,集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深沉的炎黄文化于一体,是祖之源、剑之源、水之源。

战国时期冶铁遗址:城西南38公里处有酒店冶铁遗址,为战国时期韩国的冶铁重地。其重要文物冶铁炉被当代权威冶金专家誉为“天下第一炉”。

宝严寺塔,俗称“东关塔”,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县城东关。在原宝严寺外西侧,故名。

三、三台县西平什么最出名

西平中学旁边的河坝边上最很漂亮的一道风景哟!过去读书时候我们最喜欢去的一个地方就是那里的河堤边上玩了,现在想起来都是很留恋那个地方的啊!还有就是往吴家祠那边走有个南海观音,山上平时也有游人去玩啊!

四、想知道: 四川三台县平西古镇 在哪

西平镇地处三台县西部边缘,与德阳市中江县毗邻 西平镇地处县西部边缘,西南与凯河镇、中江县石安镇、朝中乡毗邻,东接古井镇,北连乐安镇,距县城32公里,西平镇幅员面积77.31平方公里,场镇面积2.5平方公里。西平镇地处唐巴公路交通要道,西去成都125公里,北去绵阳77公里,东抵县城32公里,

五、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镇现在发展的好吧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镇现在发展的很好

西平镇开发古镇景区的同时,依托自然生态环境,打造古镇周边产业,沿凯江规划建设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康养农业产业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扩大聚集效应,促进文、商、旅、农融合发展,形成“以旅游、商贸三产业为主导,一、二产业协调增长”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六、河南驻马店西平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西平有嫘主故里,出山后来又叫龙凤山,还有一个东关塔,其它的没有什么了,不过西平龙泉宝剑很有名的。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