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麦积山石窟海拔1576米。关于麦积山石窟的概况如下:
1、地位:麦积山石窟(Maiji Mountain Grottoes):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2、位置: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3、景点:麦积山风景区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五个子景区180多个景点组成,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物种,被称为“陇上林泉之冠”,具有深厚的旅游价值,是丝绸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耀眼的艺术明珠和最具潜力的旅游胜地。
4、历史价值: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崖头镇 邮政编码: 264300
海拔: 45米
凉山州甘洛县最高海拔4288米。
甘洛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经120°28′—103°01′。北纬28°38′—29°18′之间。县境东北隔大渡河与汉源县相望,东临峨边县、金口河工农区;南连美姑、越西两县;西与石棉、越西两县接壤。
甘洛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带,全为山地,岭高谷深,河谷地带间有台地斜坝与河边小坝,西部有较大的高山间狭长斜坝。
县境东部连绵数十里的特克哄哄山,由8座4000多米和60多座3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中部最高峰—马鞍山,为全县最高点,海拔4288米;南部高山重叠与凉山中部大山相接,额颇阿莫山高3905米;西部横亘着3922米的碧鸡山以及大药山、小药山、轿顶山等山。
扩展资料
甘洛县的历史沿革:
西汉元鼎六年(111年)县境东北部曾设灵官道(亦名灵道县)西北置阑县。西晋泰始九年(273年)灵官古道更名护龙县。刘宋时期为新兴县。北周废阑县、新兴县,将县治迁至今越西境内置邛部县。隋唐因之,至唐末县境为南诏北域,历北南两宋。
元中统六年(1256年)邛部县设邛部川安抚招讨使。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为邛部州。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邛部州为越西卫,弘治中在海棠建镇西守御后千户所,辖地包括今甘洛疆域,并节制“带密土千户”与“带田坝密土千户”。两千户土司管理境内“夷务”,隶属越西卫。
清改卫为厅,将镇西守御后千户所改卫都司府,承旧制。民国2年(1913年),越西废厅置县,在今甘洛地方设海棠区,辖海棠,启明两乡。实施共和后,甘洛的两土司虽未册封,其后裔仍在原辖地行使彝区“夷务”管理职权。
1956年12月建县时名为呷洛县,因“呷”字读音与原地名误差太大,1959年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甘洛县。
参考资料来源:甘洛县人民政府-自然地理
参考资料来源:甘洛县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洛县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