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皮子,三套车(卤肉、茯茶、行面),米汤油馓子,炒拨鱼,洋芋搅团,洋芋米拌面,千层月饼,清蒸乳鸽,烤全羊。
武威十大特产:
1、凉州羊羔肉
凉州羊羔肉质地细嫩,肥而不腻,瘦而不膻,成为脍炙人口的美味食品,堪称塞上佳肴。 我国西北地区食用羊羔肉的历史极为久远,据史料记载,远在唐代,凉州畜牧天下驰名,河西走廊的羊羔肉就作为贡品了。在民间,羊羔肉的声誉则更高,食用方法亦多,既可清蒸、清炖,又可煮食和手抓,还可烤羊肉串,尤以红烧多见。其特色是色泽微红,肉质鲜嫩滑软。
2、民勤蜜瓜
甘肃省民勤县收成乡以盛产黄河密瓜、白兰瓜、郁金香而闻名全国,产品质量优于他乡同类产品。黄河密瓜、白兰瓜含糖量高达18%,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并指定为国家专用瓜生产基地。
3、民勤羊肉
民勤羊肉,甘肃省民勤县主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专指产于甘肃省民勤县特定环境下饲养的特定品种,使用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羊肉。民勤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部,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沙漠气候与天然水草造就了羊肉独特的醇香,具有“膻腥味轻、蛋白质含量高、肉内脂肪适中,肉质鲜嫩、味道鲜美”等很多优点。
4、凉州黄白花牛
武威市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和支持认定、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自有品牌,开发高端产品,打响武威绿色、安全、优质畜产品品牌。重点支持做大做响“凉州黑牛”、“凉州黄白花牛”、“凉州羊羔肉”、“中国肉羊之乡”、“民勤羊肉”、 “天祝白牦牛”、 “古浪羔羊肉”、 “天祝岔口驿马”、“荣华农业”、 “古浪绿洲”等畜牧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品牌。
5、凉州皇冠梨
凉州皇冠梨产区属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具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特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天然水源和土壤条件优质。果肉洁白,质细腻,松脆多汁,风味酸甜适口,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6、凉州核桃
凉州区深入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建基地、树品牌、抓龙头、拓市场,不断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产业。
7、民勤枸杞
民勤枸杞,甘肃省民勤县生产。民勤枸杞具有色泽红润、颗粒饱满、甘甜味美、含糖量丰富的特点。民勤枸杞产区主要集中于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海拔1298m~1936m之间,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形成天然的隔离屏障,可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有利于制干及储存。
8、民勤甘草
甘草是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大面积种植的一种地产中药材。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由于气候趋于干旱,县境内部分河道及湖泊逐渐干涸。甘草属耐干旱植物,有防风固沙,遏止荒漠化的作用,且种植经济效益良好。民勤县推进沿沙荒漠地带甘草生态修复栽培工程,鼓励农民种植甘草,力求探索节水增收、治理生态的新途径。
9、天祝白牦牛
白牦牛生长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因只有天祝独有,故命名为“天祝白牦牛”,其生长海拔3000多米的严寒地区,是我国稀贵地方类群,此蓄种适应于高寒缺氧、气压地的生态环境中。能充分利用其他家蓄难以利用的高山草场,属半野半生蓄种。此肉细嫩味美,适口性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显著特点,是纯天然保健绿色食品。
10、民勤红枣
民勤红枣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每百克含蛋白质1.2-3.3克,糖分24%以上,维生素C80毫克,还含有山楂酸、环磷酸、腺苷和三萜类化合物等,每百公斤热量可达600千卡,具有养胃健脾、益血壮神、防癌抗癌之功能,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天然药物食品,也是血气双亏病人的滋补佳品。
武威小吃有名的很多。凉州区有三套车、凉州凉面、凉州拨鱼子;民勤有誉满全国的民勤黄焖羊肉、凉拌沙葱、沙米凉粉;天祝有虫草柴火鸡、牦牛棒子骨。
蜻蜓村有,蜻蜓庄园,磨嘴子有幸福山庄,神泉山庄,杨家将山庄,西营有卓尔雅山庄都不错
武威好玩的莫过于罗什寺塔、海藏寺、雷台汉墓、大云寺铜钟,白塔寺和天梯山石窟等,这些景点比较分散,如果有时间可以一个一个玩过来,感觉还是不错的。如果没有时间建议去雷台汉墓和天梯山石窟比较有代表性。
著名的景点如下:
1、天祝祁连冰沟河
冰沟河森林公园,天祝县旦马乡祁连林区内的宝藏,距武威市45千米,于2002年被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A等森林公园,以森林为主体,以草原、雪山等自然风景为依托,雪山观池和寺庙古迹为陪衬,集旅游观光、民俗风情、度假避暑、休闲疗养为一体,是一块极具游览开发价值的山水风景佳境。
2、雷台公园
武威市雷台公园是中国旅游樗”铜奔马”的出土地。观赏游览点有:一号、二号汉墓、雷台观、雷台湖、九天灵泉瀑布、西凉伎乐馆、把盏听涛阁、醉听堂、仙泉亭、双孔石桥、群马玉雕等10多处。待建景点有:丝绸之路群雕、汉白玉祈坛、铜天马等20多个。内设铜天马等文物复制部、旧货交易所、文物商店、旅游产品商店。
3、凉州白塔寺
白塔寺,位于城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白塔村刘家台庄。相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围环绕小塔99座,故名百塔寺。公元1247年,元太宗窝阔台之了、西凉王阔端与西藏地方宗教领袖萨班在凉州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商谈”,使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其后,萨班在凉州讲经说法,宣传佛教。
4、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
武威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于1994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在甘肃省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基础上设立。位于武威星火产业带沙产业示范区内,占地1万公顷,距武威市区20公里。已建成办公楼、招待所、了望塔等基础设施2679平方米,动物驯养繁殖场37320平方米,动物半放野区围栏7000公顷,建成神州休闲园一处,修建钓鱼池1800平方米,人工湖15万平方米,.建成占地1100平方米的沙产业馆,800平方米的动植物标本馆和各类动物展馆13800平方米。
5、武威沙漠公园
武威沙漠公园是一座融大漠风光、草原风情、园林特色为一体的游览胜地,位于甘肃武威城东20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前缘,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游泳池,还有跑马场、赛马场、沙浴场以及“大漠亭”、“陶心阁”、“鸳鸯亭”、“桃花亭”等游乐设施。园内沙丘起伏,百草丛生,有梭梭、桦木、红柳、沙米、蓬棵等沙生植物,是我国第一座大漠风光与沙漠绿洲相结合的游览乐园,现在又请了兰大地理系专家教授进行重新设计,进一步建设完善,使其成为一座展示治沙成果、旅游健身、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沙漠公园。
申通快递,京东快递,顺风快递,圆通快递,中通快递,熊猫快递,极兔快递,韵达快递,邮政快递,妈妈驿站,德邦快递,百世快递,EMS快递,宅急快递,速尔快递
武威境内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截至2018年4月,武威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A级景区17处、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
景点
莲花山
又名姑臧山,是姑臧城城名字的起源。始建于西汉,有河西最大规模的宗教古建筑群遗址,诸寺之巅有塔直插云霄,此塔唤作凉州姑臧故塔(甘肃),观凉州全城景色必去之地。
白塔寺又名白塔寺,藏语称戛珠巴第寺,意即东部幻化寺。与金塔寺、莲花寺、海藏寺同称“藏传佛教凉州四部寺”。据史料记载,百塔寺东西长420米,南北440米,面积18万多平方米,四周有围墙,筑有八座峰墩,内有上百座佛塔,因此得名“百塔寺”。
雷台汉墓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威市北关中路雷台公园内,因出土了文物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名扬天下。
鸠摩罗什寺
罗什寺,位于武威市北大街,是为了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弘扬佛法、翻译经典功绩而建造的,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鸠摩罗什命名的寺院。主要景点有鸠摩罗什舌舍利塔、大雄宝殿、图书馆等。
凉州文庙
武威文庙(市博物馆),AAAA级景区,位于武威市城区东南部,坐北向南。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武威文庙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西边为儒学院,现存忠烈、节孝、范公三祠;中部孔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前有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后有尊经阁;东边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前有山门、戏楼,后有崇圣祠。武威市博物馆就设在此。
天梯山石窟
又称大佛寺,位于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
海藏寺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河西走廊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梵宫之冠”。
摩天轮
此主题公园是以摩天轮为园区核心,集体验观光、休闲游乐、生态建设为一体,水陆空多空间、多角度、多层次的大型文化游乐综合体。
天马湖
天马湖景观,南起连霍高速公路桥,北至拥军桥,全长7.14公里,东西两岸以堤防为界,对河道进行防洪改造和景观设计。河道两岸统一规划设计,增设景观绿化等设施,突出生态环境、人文景观,旨在打造具有突出地方特色和鲜明历史文化特色的园林景区。
有
每到夏季来临,大量的城市居民走出城市到周边的地区寻找纳凉避暑的好去处,下面就是武威周边一些提供吃住一条龙的农家乐供您参考:
蜻蜓山庄,蜻蜓庄园,磨嘴子有幸福山庄,神泉山庄,杨家将山庄,西营有卓尔雅山庄都不错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武威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其媒体生态也日益丰富多彩。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武威的记者们正在积极探索和践行多样化的报道方式。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西部地区新闻报道的记者,我在武威这座古老城市发现了许多有趣且引人深思的现象。首先,武威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为当地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报道素材。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沿革到现代城市建设的动态变化,武威都有着独特的故事。
记者们在武威的采访中,经常能够发现一些令人感动的人物故事。这些平凡人物背后的坚韧与拼搏精神,让人感叹生活的美好和多姿多彩。记者们通过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感人故事,传播正能量。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兴起给记者带来了更多表现和传播的机会。记者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将自己的报道推送给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实现信息传播的全方位覆盖。这也为武威地区的形象推广和旅游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武威的媒体生态在不断发展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报道格局。记者们既可以通过传统报纸、电视等媒介进行报道,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深度挖掘和互动交流。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媒体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为记者们提供了更多的报道工具和分析手段,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准确。武威的媒体从业者们正努力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武威的媒体不仅关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也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记者们通过自己的报道,引导公众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我深知媒体的力量和责任。我们不仅要追求新闻报道的快速和准确,更要关注新闻的公正性和社会影响力。在武威这片土地上,记者们肩负着传播文化、守护公平正义的崇高使命,我们愿意为此奋斗终身。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