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景点

天台有哪几个景区

时间:2025-02-12 20:47|来源:未知|作者:茶色旅游网|点击:0次

天台有哪几个景区

近年来天台投资环境不断完善,这几年,旧城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始丰新城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之所以变化那么大,就在于引进外来资本,引入外来竞争者。像赤城大厦、世纪大厦等标志性建筑,都是县外资本启动的。交通也日趋完善,104国道横贯全境,“上三”高速公路贯通,天台至上海、杭州、宁波的行程点分别缩短到4小时、2小时、1.5小时,从邻近的路桥机场和海门港到天台也只需一个多小时,天台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 天台山系仙霞岭中支,其西南与大磐山连成一体,向东北延伸入海,形成舟山群岛;仙霞岭北支为会稽山和四明山,南支为括苍山,该三支山脉构成浙江东部丘陵。天台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全县土地面积中山区占82.3%,河湖水面占4.02%,河谷平原占13.68%,境内山脉连绵,丘陵起伏,四周群山环抱。东有苍山(海拔1113.4米),西有天柱山(海拔1019.6米),南有大雷山(海拔1144米),北为天台山主峰华顶山(海拔1098米),总称天台山。整个地势东北、西北、西南较高,东南较低,中部为河谷盆地。始丰溪发源于磐安县大磐岭。自西向东南蜿蜒横贯本县,全长119公里,流域面积1610平方公里,两岸地势低平。 天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8℃,一月份平均5.1℃,七月份平均28.5℃,极端最低—9.1℃(1967.12.30),极端最高41.7℃(1961.7.23),年无霜期平均232天,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光能充裕。 天台山是中生代开始隆起的断块山,主要为花岗岩侵入体,节理发育,县崖峭壁,峰峦连绵,山地呈多级结构,而且森林植被比较茂盛,能涵养水源,因而多溪流瀑布,组成以奇山、怪岩、异瀑、幽洞为特色的自然风景景观。 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典型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渗透的具有多种景观美学形象特征的地理区域综合体。 自然景观有华顶、琼台、赤城山等奇峰;仙人座、猿啸岩、五马隐等怪岩;石梁飞瀑、铜壶滴漏、水珠帘等秀水;明岩洞、寒岩洞、圆通洞、桃源洞等幽洞;晋榧、唐樟、宋柏、青松、柳杉等古树;隋梅、云锦杜鹃等名花。这些山、石、岩、洞、水、溪、泉、瀑、花、树,加上清风、明月、云海、日出等自然气象,汇成了雄伟、奇特、清丽、幽深多种形态,构成了神奇灵秀、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有佛教和道教的众多寺观、遗址和文物,如国清寺、塔头寺、高明寺、华顶寺、方广寺、万年寺、桐柏宫等寺观古建筑;隋塔、梁妃塔、七佛塔、智者肉身塔等古塔;唐代高僧丰干、寒山、拾得、南宋济公和汉代刘晨、阮肇遇仙等神话故事传说,以及东晋王羲之、顾恺之、南朝谢灵运,唐孟浩然、李白、刘禹锡、元稹、柳公权,宋苏轼、米芾、陆游,明董其昌、徐霞客,清康有为等名人足迹与诗文碑记题刻等等,构成了天台山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历史上把天台山的双涧迥澜、赤城西霞、琼台夜月、石梁飞瀑、螺溪钓艇、寒岩夕照、华顶归云、桃源春晓几个景点称为八大景,其它景点还有很多。人称:“大八景、小八景、无名无姓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竹柏、香樟、金钱松、香果树、柳杉、银杏、鹅掌楸、厚朴、红楠、云锦杜鹃等珍贵植物,还有云豹、猕猴、画眉、斑鸠、穿山甲等众多野生动物。 天台山是我国最早产茶地之一,汉末高道葛玄在华顶峰施种,至今“葛玄茶圃”尚存有距今1800年的“茶祖”。天台山云雾茶得云雾滋润,以香淳、汁浓著称,品质特佳,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评为国家绿色食品,并被誉为“佛天雨露、帝苑仙浆。”唐、宋时日僧最澄、荣西将天台山茶籽、茶艺传至日本,天台山成为日本茶道的源头。天台山茶道表演团曾出访日本等国传播文化,并在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荣获“茶艺精深”的奖牌。天台高山蔬菜基地已突破万亩,为全国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之一,品种丰富,产量较大的有茄子、甜椒、黄瓜、西红柿等,产品畅销上海、浙江等大中城市,并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天台“山水神秀、佛宗道源”,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道教南宗祖庭和活佛济公故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0)、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1992),中华十大名山之一(2003)。根据其地理位置和特色,划分为十三个景区,以始丰溪为界,分为北片景区和西片景区。北片有国清、赤城、塔头—高明—螺溪、石梁—铜壶、华顶、琼台—仙谷、桐坑溪—万年寺、桃源等8个景区;西片有清溪、紫凝、寒山湖、寒岩—明岩、九遮山等5个景区。唐代大诗人李白高吟“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表达了人们对天台山的神往。

采纳哦

福建南平九峰山九个山峰分别叫什么名字.

九峰山,古称妇人岩,又称龙邱山,芙蓉山。叠蟑连冈,奇峰挺九,故名九峰。距金华市区28公里,与金华县汤溪镇相依。面积10.38平方公里。系仙霞岭山脉括苍山脉余支,为丹霞地貌结构,峰石林立,山水相依。《后汉书·郡国志)云:“东阳记县龙丘山有九石特秀,林表色丹自,远望尽如莲花,龙邱长隐于此,因此为名。其峰际复有岩穴,外如窗脯,中有石林……”。龙邱长即龙邱苍,东汉太未人,与严子陵等名士为友,隐居九峰。

九峰山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山奇、石怪、水秀、洞幽、地野,寺庙、古建筑、遗址、古墓、石刻、神话传说丰富。游九峰山水,山水之乐,醉于自然而忘我,品览九峰文化,更胜读五千年沧桑史而不倦。九峰山现有自然、人文景物景观80多处,相互辉映,溶为一体。

白垩纪火山岩沉积沙砾岩构造,奇峰突兀,壑幽谷深,似鬼斧神工。近观山峰巍峨,巧石生辉;举头仰望,白云悠悠,鹰击长空。绿树黛山,断壁山崖,在霞光的映照下,光彩夺目,山峰幻影无比,正如有诗所云:“南望参差九点峰,青天削出翠芙蓉”。九峰山不仅有险峻的山峰,奇异的怪石,更有平如镜、水如银的深潭湖泊。龙潭,夹峙在群山之中,涓涓泉水流,阵阵涟筋欢,恰似绿色林海中镶嵌着一块温润的碧玉。龙潭水深不可测,龙吟瀑如少女飘然而下的秀发。

    九峰禅寺前,则有珠帘从达摩峰顶纷纷扬扬散落,“一泉飞自半山间,如泻珠巩见雨天;不比轰雷强作势,晴春洒漫袅苍烟。”走进九峰山给人一种纯自然美感,山、林。水、石皆是。林缘线,看的整齐划一,有的参差错落,有一种音律美和节奏美感。春华、夏荫、秋实、冬骨周而复始。翠竹摇曳,微风吹过,竹叶婆姿;阳光照耀,斑斑点点,犹如一幅绝妙的风景画面。有时万籁俱寂,只剩鸟鸣虫唱;有时瀑喧溪吟风吹,飒飒作响,好首一大自然的合奏曲,犹如进入童话世界,可谓“下坞攀竹垂翠海,风摇尽扫俗尘忧。”登上山巅,一览众山小,远处阡陌纵横的长田,星罗棋布的湖水,炊烟袅袅的村庄房舍尽收眼底,好一派雄奇伟峻、宽旷绝奇的景色。

九峰山引来许多文人雅士到此隐居讲学,名仙到此修道炼丹。晋代道家创始人、炼丹名家葛洪,得道成仙,并著《神仙传》,至今丹灶依然。南齐徐伯珍“讲学九峰,授徒千人”。唐吏部尚书徐安贞弃官隐居于此,山下建有“安正书堂”。五代名僧贯休曾为九峰禅寺主持。元画坛魁首黄公望画下了“九峰雪雾图”,现珍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明代太常卿鸿肿寺卿胡森,自号“九峰”,留下许多石刻真迹。因此,《汤溪县志》云:“自来贤士大夫,春秋佳日,偶事游观之乐,必于九峰”。

九峰禅寺建于南朝天监年间,已有1500余年。楼房依山傍洞,不施椽瓦而风雨莫及,巍然耸立。自古名山多僧居,九峰山有大雄宝殿、胡公殿、钟鼓楼、观音阁、天王庙等建筑和佛像百多尊。方圆几百里的游人香客慕名而来,传说农历八月初一到九峰游览,能见天门洞开。

九峰山东南侧有石磨,北侧大柜,西侧有石夜壶,均为天作之成,龟守大门如入云中之路,神龟守卫着凡人向往升天之门。点将台记叙着北宋兵部侍郎胡则出征点将的故事。仙椅置于悬崖峭壁间,千百年而不朽。更有“高台朝佛寺,明镜照心田”的镜台奇观。吕洞宾停转石磨降冰雪、铁拐李仗义点化牛头峰、朱元谭遇难九峰山等等肤炙人口的传说让人如人仙境。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