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故宫博物院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在故宫博物院内有著名的三大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还有文华殿,武英殿等等景点。
北京故宫类型景点天坛,地坛,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
1.武英殿是外宫主要的办公场所,后将这里辟为书画馆,东西殿为典籍馆。
馆内收藏有丰富的中国古代书画,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古本,也有明清各个画派名家的代表作品。比较出名的有王羲之的《兰亭序》、李唐的《采薇图》、文徵明的《陋室铭》等。
2.慈宁宫位于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故宫博物院内,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太后庆寿大典。
3.养心殿位于东城区故宫博物院内,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前廷乾清宫西侧。是一座工字形殿。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9间。养心殿是紫禁城中第一个装上玻璃的宫殿。皇帝的宝座设在明间正中。明间东侧的“东暖阁”内设宝座,这里曾经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处。
4.交泰殿位于东城区故宫博物院内,殿中央宝座上方悬挂着清康熙帝书写的“无为”匾,宝座后的屏风上面是乾隆帝御书的《交泰殿铭》。东次间放着计时的铜壶滴漏,乾隆年后不再使用。自鸣钟高约6米,制造于明嘉庆三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座钟。
故宫的主要景点有:
1、皇家建筑类,可以挑选外朝的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中轴建筑、内廷的乾清宫和坤宁宫为主;
2、宫廷历史主题,可以选择元旦大朝贺、军机处夜值、御门听政、皇帝用膳、批阅奏章等;
3、展馆专题中文物珍品中的书画馆、陶瓷馆、珍宝馆、钟表馆、武备馆、雕塑馆等。
北京故宫周边景点有:恭王府、景山公园、北海、南锣鼓巷、什刹海、钟鼓楼、天安门广场、中山公园、前门大街等。
1、故宫博物院
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
开放时间:4-10月:08:20-17:00;11-3月:08:30-16:30;每周一闭馆
2、恭王府
国家5A级景区,位于西城区柳荫街甲14号。恭王府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主要景观有银安殿、嘉乐堂、后花园等。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开放时间:4-10月 8:00-17:00、11-3月 9:00-16:00
3、景山公园
国家4A级景区,位于西城区景山西街44号(故宫后门对面),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是明、清两代的御苑。园内有绮望楼、五方亭(共有5座,自东向西依次为观妙亭、周赏亭、万春亭、富览亭、辑芳亭),其中万春亭。位于景山的中峰,中峰的相对高度为45.7米,是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最高和最佳的观景点、寿皇殿、永思殿、牡丹园等景点。
开放时间:夏季6:30-21:00,冬季6:30-20:00
4、北海公园
国家4A级景区,位于西城区文津街1号,在景山西侧,故宫的西北面。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始于辽代。主要由北海湖和琼华岛所组成,以琼华岛为中心,山顶白塔耸立,南面寺院依山势排列,直达山麓岸边的牌坊,一桥横跨,与团城的承光殿气势连贯,遥相呼应北面山顶至山麓,亭阁楼榭隐现于幽邃的山石之间,穿插交错,富于变化。园内主要景点由三部分组成,南部以团城为主要景区,中部以琼华岛上的永安寺,白塔,悦心殿等为主要景点,北部则以五龙亭,小西天,静心斋为重点。
北海景点众多,一般分为:北岸景区、东岸景区、琼岛景区、团城景区四大区块。北岸景区有小西天、元代遗物铁影壁、九龙壁、静心斋、五龙亭、西天梵境等。东岸景区有濠濮间、画舫斋、先蚕坛。琼岛景区有永安桥、永安寺、琼岛春阴碑、阅古楼等。团城景区有团城、承光殿、玉瓮。
开放时间:06:30-20:00
5、南锣鼓巷
位于东城区南锣鼓巷胡同。南锣鼓巷就是一条胡同,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于元大都同期建成,已有74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开放时间:全天
6、什刹海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北部,由什刹海(又名前海)、后海和西海(积水潭)三个相连的湖泊组成。什刹海公园现已成为夏日泛舟、冬季溜冰的游乐场所,什刹海风光旖旎,三海一水相连。如今这里被称为"老北京最美的地方"。
开放时间:全天
7、钟鼓楼
北京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在城市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北京钟鼓楼规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见证中国近百年来历史的重要建筑。
开放时间:09:00-16:30
8、天安门广场
位于东城区东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广场地面全部由经过特殊工艺技术处理的浅色花岗岩条石铺成,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两边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与天安门浑然一体,共同构成天安门广场。主要景点有:升旗仪式、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
开放时间:升旗前至降旗后开放
9、中山公园
国家4A级景区,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的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是—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 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主要景点有:社稷坛、习礼亭、保卫和平坊、拜殿(中山堂)、神厨、神库、格言亭、唐花坞、兰亭八柱亭等。
开放时间:7:00-18:00
10、前门大街
位于东城区前门大街97号京城中轴线上,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业街。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大街长845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
开放时间:全天
从解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门票价格一直执行的是低票价政策,门票为5分、1角。1990年北京市旅游景区经与市物价局共同研究,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调整了部分景区门票价格,但仍涨幅不大,一般由五角调整为1一2元。
1996年中国旅游景区实行甲乙种门票并轨制后,北京市旅游景区门票开始逐渐上涨。故宫淡季门票为40元,旺季门票为60元。2002年6月,故宫淡季门票调整为80元,旺季门票调整为100元。目前,故宫旺季门票为60元,淡季门票为40元。
北京故宫景点
1、乾清宫
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9个。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2、交泰宫
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3间。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
3、坤宁宫
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
4、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殿均建筑在8米 宽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约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它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扩展资料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并无多少改动。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1.午门。故宫的正门叫“午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以12⽶⾼的城台相连,环抱⼀个⽅形⼴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宽的⼤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的⾓亭,辅翼着正殿。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门”,是中国古代⼤门中最⾼级的形式。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峰。午
2.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3.中和殿,中和殿在太和殿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该殿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方形殿。每边21米,各三间,走廊列柱20根,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中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的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
4.保和殿,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王公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至这里举行。保和殿东西两侧的庑房现改为历代艺术陈列馆,陈列有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约六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
5.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后搬到养心殿。每年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按例在此举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后棂柩停在此殿。
6.交泰殿,交泰殿在乾清宫后,是明清时为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存玉玺25块;西侧陈设乾隆年间造的自鸣钟;东侧为铜壶滴漏,清世祖顺治禁止内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也立于此殿。
7.坤宁宫,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又叫中宫,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宁宫重建,同时将西暖阁改为祭神的场所,经常在此举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东暖阁则作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帝都在此举行过大婚。
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重修。
(1)午门 (2)乾清宫 (3)御花园等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组城上的建筑,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它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乾清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9个。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3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清顺治、康熙也在此居住。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000n帚。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盡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2、御花园。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000㎡。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
3、养心殿。初建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一直做为皇帝的便殿。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养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
4、承乾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宫为两进院,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此宫在明代为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等都曾在此居住。
5、皇极殿。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皇极殿位于宁寿宫区中轴线前部,与后殿宁寿宫前后排列于单层石台基之上。殿座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