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栖霞山风景名胜区栖霞山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
2.幕燕滨江风貌区长江观音景区.地址:栖霞区佛灵门路与永济大道交汇处东南200米景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区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观音阁、白 子林、石径苑、头台洞、二台洞;西区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情缘广 场、三台洞、梵音苑。 3.幕燕滨江风貌区达摩古洞景区.达摩古洞位于江苏省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五马渡广场以东,是一个天然石洞,位于山腰之间的陡崖之上,岩洞深邃,曲径通幽,洞口朝着江面,可俯览长江美景。 4.幕燕滨江风貌区燕子矶公园, 燕子矶是长江三大名矶之一,世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矶,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
在南京栖霞区公办小学排名如下:栖霞区实验小学、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栖霞区幕府山庄小学、南京市太阳城小学、南京靖安小学,金陵小学、龙潭中心小学、迈皋桥中心小学、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小学、南京市栖霞区攝山星城小学、化纤新村小学、炼油厂小学、石埠桥小学等。
1、仙外小学部以总均分279.57分,排名全区第1;全科合格率99.54%,差分率为0 。三项数据在全区遥遥领先 。2、幕府山庄小学以总均分271.34分,排名全区第2;全科合格率98.17%,差分率同样为0 。3、晓院附小总均分排名第三 。4、大家比较关注的金陵小学,以267.93的总均分,排名全区第4;
1、黄河源头景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河源牛头碑
黄河源头之一卡日曲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另一个源头是玛曲,仅有一个泉眼。这是黄河的源头地区,旅游者在这里根本无法想像黄河之宗竟不是滔滔洪水,而是一股股细微的清泉和一片有许多砂砾野草的温林荒滩。黄河源头风光宜人,水草丰美,湖泊,小溪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2、黄河第一弯:四川省若尔盖县唐克乡以北约9公里处
在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的唐克乡索克藏寺院旁,黄河在此横切径为300米,黄河自甘肃一侧来,白河自黄河第一湾湾顶汇入,型如“S”型,黄河之水犹如仙女的飘带自天边缓缓飘来,在四川边上轻轻抚了一下又转身飘回青海,故此地称九曲黄河第一湾。九曲第一湾岛屿众多,红柳成林,是锦鸡、黄鸭、野兔、丹顶鹤、黑颈鹤的乐园。索克藏寺前侧有一山丘,登丘顶可远眺。
3、壶口瀑布:山西省吉县与陕西省宜川县交界
中国第二大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壶口瀑布气势恢宏;而到了冬季,整个水面全部冰冻,结出罕见的巨大冰瀑。壶口一带,黄河西岸下陡上缓,黄河的横剖面成谷中谷的形态,水流到壶口,在平整的谷底冲成一道深槽;壶口以上,水在宽槽中流行,到了深槽上端,400米宽的水面一下子全部倾注到30-50米宽的深槽中,形成瀑布。
4、香炉寺: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
香炉寺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峰前有直径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与主峰间隔2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香炉晚照”为佳县八景之一。每当夕阳西下时,太阳的余辉将孤亭的倒影投射在黄河水流中,如诗如画,当地人呼之为“小蓬莱”。香炉寺建于1614年,正殿是圣母祠,左右有配殿,南边有山门、石碑坊等。
5、乾坤湾:山西永和县和陕西延川县接壤处
乾坤湾是一幅天然太极图,是黄河古道秦晋峡谷上一大天然景观。黄河在流经山西省永和县河会里村、后山里村和陕西延川县土岗乡大程、小程村和伏义河村一带时,形成了一个“S”型大转弯,形成了一个神秘的造型。到圣览山巅,极目远望,眼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奔腾不息。位于S型的黄河古道边畔上的河怀村和伏义河村,犹如黄河巨龙怀抱其间的“阴阳鱼”。
6、潼关: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港口镇
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关设于东汉末,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于此,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并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主要景点有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马趵泉、佛头崖、铁沟筐泉及黄河铁路大桥等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天门山、岳阳楼洞庭湖─君山岛风景区、衡山、韶山、岳麓山……其中,武陵源被称为自然的迷宫、地质的博物馆、森林的王国、植物的百花园、野生动物的乐园,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赣县区十大旅游景点
1.客家文化城 AAAA
客家文化城
客家文化城位于赣县,占地600亩。整体设计外方内圆,整个建筑风格即秉承了传统文化建筑理念,又结合了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观园”,是一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文化城于2003年9月开工,2004……
2.五龙客家风情园 AAAA
五龙客家风情园
五龙客家风情园位于赣州市东南部,与赣县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占地面积1380亩,其中水面300亩,绿林800亩,是由江西淦龙集团投资开发的一个以生态为主题,以客家为品牌,以龙文化为底蕴,集休闲游乐、旅游度假、会展科教、青少年道德培训基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3.夏浒旅游景区
夏浒旅游景区
湖江夏浒旅游景区位于赣县湖江镇赣江畔,规划建设总面积1612公顷,其中水域面积达669.5公顷,农用地81公顷,居住用地62公顷,道路用地14.5公顷,林地785公顷,总投资6亿元。景区为丘陵地貌,地形上属于河谷,景区内有千里赣江第一岛——桃花岛、有上演过清明……
4.白鹭古村
白鹭古村
白鹭古村至今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到目前为止,白鹭是江南保存最完好集中的赣派建筑,虽历经8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一定规模的堂屋,祠宇共69座。白鹭村位于赣南赣县东北角,接壤于兴国和万安,距赣州市约70公里。自南宋绍兴六年(1136)唐朝江……
5.赣县宝华寺
赣县宝华寺
宝华寺系佛教大丛林中之古刹,位于赣县田村镇东北边境的东山村,与兴国县永丰乡李树下村之交界处。据《赣县志》记载:唐开元年间,马祖禅师到龚公山传播禅法,为开山祖师,后历代高僧在此传经诵佛,为赣南佛教圣地。该寺建在群山环绕之中,清净幽雅,风景独特。今存三殿,雄伟庄严……
6.江西客家博物院
江西客家博物院
江西客家博物院由客家文化城、名人园、民俗园(一城两园)组成,景区位于贡江之滨的赣县县城城南新区,它把悠久的客家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有机溶为一体,主题突出、意境深远、色彩绚丽,是一个集防洪、观光、休闲、运动、游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人文景区。“一城”,即客家文化城……
7.石船山
石船山
相传很久以前,虔州贡江上行二十华里的地方有座大山,名叫石船山,山顶有条石船,千年-成精,船精在张天师家讨骗了一把扫帚作船舵也作为通行凭证,这条船精要离开此山,必须涨到淹没虔州的洪水方能航行。此事被道教第一传人杨救贫得知,他启奏玉帝后,便派雷神下界,五雷轰顶把船……
8.蒋经国先生旧居
蒋经国先生旧居
蒋经国先生于1939年3月来到赣南,故居是1940年蒋经国主持兴建的仿俄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170多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鱼鳞板墙,板瓦屋面,该建筑保存完好,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蒋经国先生旧居,虎岗位于赣州市东北郊,原为一片黄土冈。蒋经国先生主政赣南时,于1……
9.船埠新村
船埠新村
船埠新村地处赣县南塘镇南部,麂山脚下平江河畔,距离市中心赣州35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船埠的地形就像一条行驶在平江的船,加之先前又是周边商品贸易集散地,故此地命名为“船埠”,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基以来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小村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
10.契真寺
契真寺
契真寺,坐落于赣县田村圩镇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汉朝古寺。契真寺初名“弃假寺”,后名“契假寺”,复改“契真寺”。现契真寺罗汉殿佛座中有五言诗云“汉代弃假寺,唐代易契真”的记述;寺内藏古联“汉朝契假寺,秦代天丛山”亦可知寺名的沿革。弃假寺初建于田村村北的天丛山。……
黄果树瀑布、遵义会议会址、茅台镇
栖霞区地处南京东部与城市里的其它区教育存有一定差异,随着南京市推进教育改革措施,一些市区知名学校在栖霞区设置分校使栖霞区教育水平有很大提高,栖霞区中学排名如下:南外仙林,金中仙林,南师仙林,南师附校,栖霞中学,燕子矶中学,南京佰乐中学等。
1、中山陵风景区
中山陵,位于国家5A景区钟山风景区内,地处紫金山南麓,去往中山陵的陵园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道路两侧清一色的巍峨法国梧桐,犹如一条“绿色隧道”,但凡走过这条道路的人都赞不绝口,英国女王就曾赞美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南京有个绿色长廊”。
2、明孝陵石象路
石象路,位于中山陵一旁的明孝陵景区内,因在秋天的时候神道两侧的树木都变得金黄一片,而被誉为“南京最美600”,秋天如果来南京旅游石象路可以说是必去的景点。
3、栖霞山
栖霞山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古以来就有“春牛首,秋栖霞”的说法,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来到栖霞山游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乾隆帝,并赞誉栖霞山为“金陵第一明秀山”,足可见栖霞山之美。
4、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虽然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但秋天的牛首山也是格外的风景优美,尤其是站在远处遥望牛首山西峰,宏伟的佛顶宫与高大的佛顶塔格外引人注目,在乾隆年间时的盛景“牛首烟岚”更是别列入了金陵四十八景之中,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5、总统府
这个景建议至少要安排好三个小时的参观时间,它距今约有600多难的历史,在曾经属于国民政府的所在地,也见证了如太平天国等不少历史的兴衰,在建筑整体的风格上还是偏向于江南古典园林风。
珍珠泉
珍珠泉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定山西南麓以西,自古便是金陵“江北第一游观之所”。其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是南京主要的地热资源之一。
夫子庙
夫子庙就是地道的老南京了,在这里吃吃逛逛,晚上看看秦淮河花灯游船,非常惬意。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